史记中的这一句不可不读,一事无成的人

有人说,家,是心灵的港湾,人生的驿站;是感情的归宿,灵魂的延续。但有些时候这句话是被打折的。

《战国策》上说,苏秦在外游历了几年,十分困窘而回家,结果是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什么意思呢?妻子不下织布机,嫂子不给做饭,父母不搭理他。这几个苏秦最亲的亲人一致冷落失败、一无所有的苏秦,他们仿佛看不见苏秦。

面对家人的漠视,面对失败的打击,我们看到了一个坚持信念,锲而不舍的苏秦。他不但没有气馁,没有退却,反而更加努力“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这就是古代著名的“刺股”典故的来历。

苏秦总结了自己失败的教训,通过一整年对《阴符》的细心研读,终于成功游说了燕王,开始大步迈向他的人生目标。

成功后的他一人身配六国相印。使秦国在十五年之内不敢兵出函谷关。以一人之力延缓了秦灭六国的进程。在当时的天下,他一怒而天下惧,安居则天下熄。他以三寸不烂之舌左右着天下大局。

成功后的苏秦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时他的父母“清宫除道,郊迎三十里”,妻子“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子“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问:“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子回答“以季子位尊而多金”。嫂子倒也直白,因为你现在地位尊贵,还那么有钱啊!

于是苏秦听后,仰天长叹:“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在世,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是啊,人穷了,父母不认你做儿子,富贵有钱了,亲戚都怕你,人活在世上,权势和富贵能不重视吗?

苏秦的感叹说出了人情的冷漠和世事的凄凉,古往今来想要在势利的人群中抬起头来,不是看你的文化修养,不是看你的道德品行,是看你是否有钱有势!

对成年人来说,事业上的成就,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一事无成的人,自己都没有底气挺直腰杆跟人说话。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在没有取得成就之前任何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几千年了,这种现象似乎一点也没有发生变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