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电视剧周生如故的背景原型,究竟是

                            

醉卧白骨滩,

放意且狂歌,

一匹马,一壶酒,

世上如王有几人?

——《周生如故》

近来,电视剧《周生如故》热播,

因其意难平的结局,

引得观众铭心极致。

在北陈皇室皇权不稳,奸臣宦官当道,

幼帝登基,外戚干政的背景下,

主人公小南辰王-周生辰,

战功赫赫,名震四海,

独有一副世间罕见的“美人骨”,

执掌王军,心怀天下,

一生所求不过是边疆安稳,百姓安居乐业。

可古来天子都多疑,

这样一个手握重兵、所向披靡的人,

怎能不惹来忌惮?

故事的最后,

他不是死在战场上,

而是死在了谋反的罪名上。

剧中史书记载:

小南辰王,一生战功累累,

却渐起谋反之心,后被伏,

储君赐其剔骨之刑。

短短数语,概括了他的一生,

一生风华,就此掩盖,让人叹息。

该剧原作者曾经表示,

小说与剧本都是架空历史王朝的人物,

并无原型。

但随着剧情一步步的推进,

深挖其剧中的历史,

就像一把钥匙一样,

一下子打开了剧中纷争不止的历史大门,

一个个人物立刻鲜活了起来。

小编将剧中各方面信息比对

在书、画、捷报等用品上看出,

竹简、纸、帛同时在用;

南朝名将沈庆之朝贺时乘坐的“猪鼻无帷车”;

笈多王朝僧人进献的禅茶;

南北划江而治;

……

种种细节不难推测出,

此剧时代背景应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当小说照进现实,

历史人物就一一浮现了出来。

一、幼帝刘徽——北魏第九位皇帝元诩

剧中一开始便是惊险万分的皇帝之争,戚太后携幼子刘徽登上帝位,先后被太后戚真真、太监赵腾和大将军刘元把持权政。而太后戚真真曾被宦官赵腾软禁,之后赵腾和刘元失势,太后又重新掌权。这位幼年皇帝与北魏第九位皇帝元诩的幼时经历基本一致。

孝明帝元诩在历史上独宠潘外怜潘嫔(剧中对应姜嫔)。孝明帝还有一位妃子便是肆州刺史尔朱荣(剧中金荣)的长女尔朱英娥(剧中金贞儿),也就是剧中元诩死后又成为孝庄帝的皇后。

二、临洮王之子刘子贞——北魏第十一位皇帝元钊

剧中刘徽(对应元诩)儿子刚出生就死了,于是太后选现有皇室血脉最近的临洮王之子刘子贞(历史上也是临洮王之子元钊)登上皇位,他便是北魏第十一位皇帝。在著名“河阴之变”事件中,被尔朱荣(对应金荣)沉河。

三、太子刘子行——北魏第十二位皇帝孝庄帝元子攸

元子攸(对应刘子行),剧中最大的反派,元子攸(对应刘子行)年少时为元诩伴读,在元诩被其母胡太后毒死后,伙同尔朱荣,任其发动“河阴之变”,谋权篡位,娶尔朱荣长女尔朱英娥为皇后。

四、刘徽生母戚真真——宣武灵太后,胡氏

戚真真,先皇世宗的妃子,小皇帝刘徽的亲生母亲。她身为幼主的母亲,垂帘听政,权势滔天。作为太后,她并没有尽自己的责任,一心辅佐陛下,保北陈江山稳固,人民安康。而是作乱后宫,残害先帝,扼杀亲子,迫害皇孙,先后使刘家三代死于非命,而最终也把自己手握的一把好牌,打了个稀巴烂,从而送掉了自己负债累累的生命。

其对应为北魏宣武灵皇后,胡氏,宣武帝元恪嫔妃、孝明帝元诩生母。禀性聪颖,多才多艺,嫁给宣武帝元恪,受封充华。生下皇太子元诩,孝明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妃,精于权谋,除掉皇太后高英和权臣高肇,临朝称制。重用妹夫元乂、侍中刘腾,酿成“宣光政变”,被囚禁于北宫。联合高阳王元雍夺权,再度把持朝政。孝明帝离奇去世后,拥立临洮王元宝晖的儿子元钊即位,史称幼主。武泰元年四月,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遭到杀害,葬于双灵寺。孝武帝即位后,以皇后之礼安葬,谥号为灵。

五、太原王金荣与其女金贞儿——尔朱荣与其女尔朱英娥

尔朱荣,北秀容(今山西省朔州市)人,契胡族。北魏末年将领、权臣。尔朱荣早年袭封父位,招兵买马,壮大力量,将女儿尔朱英娥嫁给孝明帝元诩为妃,镇压北方六镇起义。

武泰元年(年),得知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毒杀,率军南下,迎元子攸为帝,为孝庄帝,复又将女儿尔朱英娥嫁给孝庄帝为皇后,自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太原王,专断朝政。同年四月,尔朱荣在河阴之陶渚溺死胡太后和幼帝元钊,纵兵围杀王公百官两千多人,史称“河阴之变”。同年九月,大破葛荣起义,升任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平定葛荣的别部韩楼起义军。永安三年(年),派遣骠骑大将军尔朱天光等至关中地区,镇压关陇起义。九月,进入洛阳,被孝庄帝元子攸所杀。

六、将军刘元、宦官赵腾——北魏将军元乂、侍中刘腾

元乂,字伯隽,小字夜叉,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起家员外散骑侍郎,迎娶灵太后之妹,权势日盛,拜散骑常侍、光禄卿,累迁侍中、领军将军、卫将军。正光元年,发动宣光之变,联合侍中刘腾软禁灵太后和孝明帝元诩,囚杀太傅清河王元怿。把持朝政,胡作非为,迁骠骑大将军。正光五年(年),被宣武灵太后赐死。

刘腾,北魏著名权阉。幼时因罪被阉,入宫做了宦官。刘腾自幼入宫,因善于观察,心藏计谋,能通解人意,宣武帝时期,支持胡太后,拥立孝明帝即位,迁崇训太仆、侍中,受封长乐县公,迁卫将军、仪同三司。正光元年(年),联合领军将军元乂发动“宣光政变”,杀死清河王元怿,幽禁胡太后,拜司空,权倾朝野。正光四年去世,后胡太后重新掌权,追削官爵,开棺戮尸。

宣光政变对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北魏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七、剧中出现的地名

剧中出现过的几处地名,

在北魏时期都是比较重要的地方,

也发生过一些重要的事件。

六镇

所谓六镇,是指北魏前期在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边塞地区,设置了的六个军镇。包括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镇,位置在今内蒙古河套地区以东,阴山山脉以南地区。设镇的目的是为了拱卫首都平城,抵御柔然等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

迁都洛阳之后,鲜卑贵族沉湎于醉生梦死温柔乡,早就忘记了边塞地区的苦寒。边镇与洛阳的鲜卑贵族对于国家的前途有了两种不同的期待。随着胡太后的乱政,进一步恶化了朝廷与六镇的关系。北魏正光五年(公元年),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动了农民起义。

中州遥望西州

北陈南萧,实为北魏南梁。

剧中提到的北陈中心中州,是河南的古称。中州,又名中土,中原,中国,黄河中下游河南的古称,意为国之中,华夏之中,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公元年,北魏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这位元宏就是孝明帝元诩(对应剧中刘徽)的爷爷。

周生辰驻守的西州,边境,为陕西汉中地区。

昔者秦穆公一胜於韩原而霸西州,晋文公一胜於城濮而定天下。

——《战国策韩策三》

其珪璋瑚琏之器,则陈伯台、李季子、申伯之徒,文秀暐晔,其州牧郡守冠盖相继,於西州为盛,盖济济焉。

——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

八、主人公小南辰王周生辰——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子清河王元怿

小南辰王:美人骨,世间罕见,有骨者,而未有皮,有皮者,而未有骨,而小南辰王是这世上唯一一个,兼有骨相和皮相的人。

清河王(元怿):幼而敏惠,王仪容美丽,端严若神,独绝当时,高祖(孝文帝元宏)爱之。博涉经史,兼综群言,有文才,善谈理,宽仁容裕,喜怒不形于色。

小南辰王:一心只愿国土之上再无硝烟,北陈百姓安居乐业,人间炊烟不断,千里绵延。

清河王(元怿):才长从政,明于断决,割判众务,甚有声名,竭力匡辅帝王,以天下为己任。

小南辰王:小南辰王,一生战功累累,被构陷起谋反之心,储君赐其剔骨之刑,行刑三个时辰,无一声哀嚎,拒死不悔。

清河王(元怿):正光元年七月,元乂与刘腾囚元怿于门下省,诬怿罪状,遂害之,时年三十四,朝野贵贱,知与不知,含悲丧气,惊振远近,夷人在京及归,闻怿之丧,为之劈面者数百人。

在剧中

小南辰王周生辰一生战功赫赫,沙场从无败绩,立志一生效忠国家,其严作风谨、为人谦逊,世人称他的美人骨比帝王之相还难得,功高盖世,自免不了皇家的猜忌与嫉恨,最终被诬谋反,储君赐其剔骨之刑。

历史上

历史上,北魏清河王元怿(年~年),字宣仁,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第四子,宣武帝元恪弟。按其出生年份记载,公元年,为孝文帝北魏迁都洛阳前,定都于平城(今大同)之时,故而元怿出生于大同。

《魏书》列传卷十:

清河王怿,字宣仁。幼而敏惠,美姿貌,高祖爱之。

彭城王勰甚器异之,并曰:“此兒风神外伟,黄中内润,若天假之年,比《二南》矣。”博涉经史,兼综群言,有文才,善谈理,宽仁容裕,喜怒不形于色。太和二十一年封。世宗初,拜侍中,转尚书仆射。

怿才长从政,明于断决,割判众务,甚有声名……灵太后以怿肃宗懿叔,德先具瞻,委以朝政,事拟周霍。怿竭力匡辅,以天下为己任。领军元叉,太后之妹夫也,恃宠骄盈。怿裁之以法,每抑黜之,为叉所疾。叉党人通直郎宋维希叉旨,告怿谋反,禁怿门下。讯问左右及朝贵,贵人分明,乃得雪释焉。正光元年七月,叉与刘腾逼肃宗于显阳殿,闭灵太后于后宫,囚怿于门下省。诬怿罪状,遂害之,时年三十四。朝野贵贱,知与不知,含悲丧气,惊振远近。夷人在京及归,闻怿之丧,为之劈面者数百人。

清河王元怿,自幼机敏聪慧,容貌秀美。深受父亲孝文帝的喜爱,叔父彭城王元勰也十分器重他:“这个孩子风采神韵外表伟俊,带中和之色德行充备,如果上天假借他年岁,可与‘二南(周公、召公)’媲美。”

他确实和周生辰有很多共同点,都生得一副美人骨,都自幼聪颖非凡,手握重权,心系天下百姓,气质儒雅随和。

元怿博览经史,兼习百家之言,有文学才能,善谈理趣,宽厚仁爱,很有器度,喜怒不形于色。11岁时被封为清河王。公元年,孝文帝去世。兄长元恪继位,称宣武帝,封元怿为侍中,后改任尚书左仆射。

元怿才能长于从政,口碑载道,但因其决断严明得罪了不少朝中权贵,这其中就有胡太后(剧中对应戚太后)的妹夫,领军将军元乂(剧中将军刘元),仗着太后的宠信,骄傲自满,横行霸道,元怿按律制之,元乂恨意深种,于正光元年(年)七月,元乂勾结宦官刘腾(剧中宦官赵腾)密谋诬陷元怿谋反,上奏孝明帝,囚禁元怿在门下省,将其杀害。

朝野之人听闻元怿的死讯,莫不痛心疾首,甚至在京的胡夷人,听闻元怿丧,为之以刀划脸的有几百人。

事实如何恐怕只有当时的人清楚,

对于历史上的悲剧人物,

自古以来纷争不断。

像周生辰此种“只为百姓炊烟不断”的“失败者”,

真实经历的恐怕不是我们能猜测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动乱不堪,

战事频发,

出现的英雄也是如雨后春笋。

净澈如他,

少时居于平城,

得孝文帝器重的他,

可随父亲来访过云冈?

于佛前祈下心愿?

一生平安顺遂,

闲赏古时诗章,

看塞外芳草斜阳。

小七

原标题:《深扒电视剧《周生如故》的背景原型,究竟是在哪个朝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