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c#.net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dashoubi.org.cn/news/zxzx/2021-10-31/181029.html
《国语》它主要记载了西周穆王犬戎(约公元前年)至韩、赵、魏灭智伯(公元前年)大约五百三十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围绕历史事件、人物言谈,生动地记载了八个诸侯国的“邦国成败、嘉言善语”,因此被命名为“国语”。《国语》与《左传》在内容上相辅相成,《左传》主要记叙重大历史事件,《国语》则注重记叙当时历史人物的一些言论。

关于《国语》的作者,过去一般认为是左丘明。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到左丘明撰作《左氏春秋》,又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但这种说法自宋代以后就不断被人怀疑和否定。

《国语》是一部汇编之书,它仅仅记载了春秋时期八国之事。

每一个国家所记史事详略不同,写法各异,不像出自一个人手笔。

很可能是当时各国的史官记下来以后,后人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整理、加工、润色而成。

《国语》的最后成书,应该是由战国时期的学者完成的。

先秦时代有三部史学经典,分别是《左传》、《国语》和《战国策》。

在整一个先秦时代残留下的史料以东周最多,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

《春秋》、《左传》主要覆盖的就是春秋时代的历史,而《战国策》顾名思义主要记录的就是战国时代。

《国语》记载的时间段大部分与《左传》重合,但是要比《左传》长一些。

大概:是从西周中段开始,一直到“三家分晋”,历时55年。

我们已经知道《左传》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逐年记事体。

《国语》却不一样,它是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按照国别记事。

不足方面:在记言方面,由于素材来源不一,编者亦未作统一润色,其水平参差不一,风格也颇有差异。

在叙事方面,由于国别史的特点。

《国语》在记叙某一国事件,集中一定篇幅写某个人的言行时,尚未把一个人的事迹有机结合为一篇完整的传记。

而仅仅是材料汇集;它是一组独立的小故事组合,而不是独立的人物传记。

总之,由于《国语》以记言为主,虽然叙事和刻画人物有一定特色,但文学成就还是比《左传》稍逊一筹。

《国语》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有目共睹。

《国语》开创了以国分类的国别史体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陈寿的《三国志》、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吴任臣的《十国春秋》,都是《国语》体例的发展。

另外,其缜密、生动、精炼、真切的笔法,对后世进行文学创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