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老太太的育儿经,四招教你轻松教

#笑薇读书营#

电视剧《知否》里的明兰,虽然起点低,但最终修炼成了智慧和美貌并存,德行和才情兼具的独立女性。

这全得益于盛老太太的一则育儿经: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的长远未来多多考虑。

这句话,出自西汉刘向编写的《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结合当今社会教育,就是一句经典家庭教育至理名言。

在一个孩子的生命早期,母亲这一角色的言行对孩子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作为母亲,如果早期种下优良的教育种子,未来一定收获美好而幸福的果实,明兰就是家庭教育明显成功的例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家庭教育学》里曾经说过,“孩子道德发展的源泉在于母亲的智慧、情感和内心的激情,人在自己的道德发展中变得如何,决定于有什么样的母亲。”

我们爱孩子,就要懂得尊重孩子,懂孩子的心意,教孩子学会自主掌控人生的本领,让孩子活出属于她独有的精彩,这才是对孩子真的好,真的爱。

而剧中另一组母女康姨母和王老太太,让我们看到了负面结果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

康姨母因着王老太太过分溺爱的不当教育方式,骄纵跋扈、嚣张无礼、心理扭曲、三观不正,看不得别人好,处处使坏;小气、爱计较、城府深、有心机、有手段,为一己私欲,毒害盛家祖母,可以说是全剧最奇葩、最狠毒、最可恨之人。

到了最后,康姨母因为妄图加害明兰,反而自食恶果,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一个人走的路正才会有好的生活和前程,否则,结局就如同康姨母一般,让歪心思害了自己。

王家老太太一度引以为傲的教育态度、行为和教养方式,最后却直接葬送了康姨母的生命。

母亲是孩子生活中最早的接触者和最亲密者,也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一个母亲如果没有文化、品行不端、教子无方,那么这个孩子的人生路不会很长远,也没有未来可言。

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品格的力量》一书中,精辟论述母亲对于孩子成长至关重要:把孩子托交给愚昧无知的女性去抚养,她日后就会毫无教养,无可救药。假如母亲好逸恶劳,心术不正,行为放荡,在家庭中吹毛求疵,性情暴躁,极不安分,家庭就会成为充满不幸的人间地狱,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不幸,会让他们具有道德缺陷和在道德方面发育不良,这不仅会给他们带来灾难,而且也会给社会中的其他人带来不幸。”

康姨母的一生,就是这句话最好的例证。

由以上两个例子可见,母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多么的巨大,是多么的不可替代。

母亲这一角色,到底应该怎样把最好的爱传递给孩子,方能成就孩子美好的未来?

简单来说,四个方面的内容: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一、培根

根据清华调研报告显示,全国68个清华卓越毕业生,家庭教育理念相似度高达98%。

在这些相似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给予孩子“培根式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旨在使孩子固本源,深扎根、养正根,通俗地说就是培养孩子的六大“生命之根”。

它们分别是: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同情心、良好习惯。

一个拥有强烈的自尊心、坚强的自信心、明确的责任心、善良的同情心、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未来的人生一定是成功的。

根深才能叶茂,才能成为参天大树,成为国之栋梁。

二、铸魂

魂是一体之本,铸魂就是要铸造人的灵魂,母亲对孩子也需要呼唤有灵魂的教育。

铸魂,要从小给孩子树立“三观”教育,即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价值观,宏观来说,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旗帜,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微观来说,价值观就是一个人的内心尺度。

青少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是立德的必由之路,将影响孩子用什么样的方式度过一生。

一个人拥有正确的三观,才能让人生不偏航,生活有力量。

三、启智

人生中,谁都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挫折,无能为力时怎么办?

唯一的答案,也是效果最好的答案,就是启迪智慧。

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维度,当你的思维高于问题时,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多读书、读好书。德国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高尔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何况,读书可以明智、可以医愚、可以开拓视野,可以增长见识,可以陶冶情操。

其次是思考,要想学过的东西,为自己所用,思考是重要的一环,思考是智慧闪现的源头,思考同时也提升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四、润心

润心是四个词里最温情的一个,润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感。

润心就是情感教育,情感看不见、摸不着,于无形中悄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蕴藏在言传身教的一言一行里。

润心就是爱的传递,爱是一种被动状态,当母亲用爱去传递信息和情感时,无论母亲使用何种方式,孩子都是能够感受到的。

著名作家老舍,曾经深情地回忆自己的母亲: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用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老舍感恩称母亲给他的是“生命教育”。

纯净、无私的母爱,对孩子而言,胜过世间一切美好。

孩子一生的好坏,来自童年母亲的影响和教育,结合《知否》中的育儿经,领悟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盛家老祖母的教育方式堪称楷模,恰恰也符合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四大教育理念。

为人父母教育孩子,就是要像盛家老祖母教育明兰那样,只有这样才是真的对孩子好,是真的大爱,和为孩子的前程深谋远虑。也只有这样的爱,才能助力孩子成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