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代有人才出,然而不知道有多少文人雅客、历史名流,早已被历史的尘埃淹没了,能青史留名的不是当世奇才也是有所称道者。能父子并称于世且遗芳于后世者,更是凤毛麟角了,逍遥子和大家一起来盘点一下。
1、二刘
二刘指的是,西汉大儒刘向、刘歆父子。刘向父子致力于先秦诸子百家、文章典籍研究整理工作,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贡献良多。所撰《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流传至今,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就是刘向刘歆父子编撰成书的。
2、三班
三班是指两汉之际三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即:父亲班彪和儿子班固幼女班昭的合称。我们都知道中国前四史之一,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的作者是班固,但其实班固的《汉书》,是在其父亲《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整理,并在其妹大才女班昭的补充下才得以成书。班氏一门个个大才,父子、父女并称于世在历史上绝无仅有,可谓奇迹般的存在。
3、三曹
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三曹。曹操父子在文学上的成就,相较于政治上的地位毫不逊色。三曹作品意境宏大、风骨遒劲又有一种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是建安文学的典型代表。建安文学的艺术风格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4、三司马
三司马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父子是三国时代曹魏集团中隐藏最深的野心家。曹魏后期,司马昭已经是实际上的主政者,杀曹髦而立曹奂权倾朝野,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代魏成功,是为晋朝开国皇帝。
5、二王
二王指的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二王在书法上的成就不但并称于当世,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6、二欧阳
二欧阳指的是,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和其子欧阳通,父子齐名,又称“大小欧阳”。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
7、南唐二主
南唐中宗李璟和后主李煜,在词学上造诣奇高,是南唐词派的代表人物,并称“南唐二主”。南唐词派词作感情深挚,语言秀婉,内容也较花间派更为拓展,对后世词的发展影响极大。民国国学大师王国维对李后主词的评价极高,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8、二晏
北宋词人晏殊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为“二晏”。晏殊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传世,风格含蓄宛丽。他亦工诗善文,原有诗文卷,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晏几道晏殊第七子。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传世。
9、三苏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氏一门独占其三。“三苏”在散文上的地位可见一斑。其中苏轼除了在散文上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外,在词学上更是自成一体,与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10、二米
二米指的是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及长子米友仁。父子均以书法绘画闻名于当世。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其子米友仁承继并发展米芾的山水技法,奠定“米氏云山”的特殊表现方式,以表现雨后山水的烟雨蒙蒙、变幻空灵而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