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紫竹(爸妈进化论主笔)
3月22日晚,演员章龄之带两个儿子参加《天天向上》的节目,节目中谈起疫情期间对孩子的教育,引发不少网友的热议。
疫情期间,怕耽误孩子学业的她既是孩子的妈妈,又化身为孩子的“辅导老师”。
她坦言,也会因此着急而崩溃,无法做到像以前那样有个温和态度对待孩子,被孩子反问:“是不是还是以前的好妈妈?”
对于孩子的学业教育,她表示狠不下心来放养,不希望孩子在这段时间没有收获。
许多网友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纷纷为她加油鼓劲。
有人说,好的父母,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狠心。
当孩子处于一个玩乐懵懂的年纪,他们本就不能控制自己的内心真正的想法,只能让父母来帮助把控。
如果,处处事事“尊重”孩子,孩子也许就真的只能归于“平凡”。
01
小时候“快乐”,长大后后悔
著名歌唱家刘欢在《歌手》冲刺夜采访中,谈及当年对女儿的教育,有许多惆怅和感慨。
尤其是在说起女儿的音乐天赋时,两次说到了“后悔”二字。
女儿小时候的音乐感悟力特别好,喜欢弹琴,可是却不喜欢练琴。
而他和太太以前一直坚持“快乐教育“,基本上不会勉强女儿做她不喜欢的事情。
如今的他感叹:“从小没有迫使她学点音乐有点后悔。”
他用自己的深刻教训奉劝人们,“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还是可以推一把。”
总是担心孩子不能快乐成长,总是不忍逼他一下,推他一把。
快乐学习被太多人误解,可它从来不是为所欲为的放纵式的教育。
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如果错过孩子学习的最佳年龄,就再也回不来了。
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应该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
快乐教育不是无原则的快乐,不去教育,它真正含义是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很显然,那些所谓的伪“快乐教育”的确是给了孩子无忧快乐的童年。
殊不知,无忧的同时,也给了他一个后悔的将来……
其实,这些看上去的对孩子的尊重,实际是对孩子的放任自流。
你的每一次心软,都可能会换来孩子的一份遗憾。
02
学习从来不是件轻松的事
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世间从没有人能随随便便的成功。
易烊千玺凭借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精湛演技,再一次征服了观众。
从小,他就是人们眼中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
13岁开始走红;16岁登上万人瞩目的春晚;18岁以优异的成绩被中戏录取。
可谁又知道他的成长历程是有多么艰辛呢。
2岁,当我们只知在爸妈怀里撒娇的时候,他已被妈妈带着开始踏上学艺的道路;
5岁,当我们还在任性玩耍的时候,他便开始了跳舞生涯,民族舞、现代舞、街舞各种才艺的学习。
所谓“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在汗水中凝聚耐而来。
千玺的家庭并不富裕,爸爸在外工作,妈妈全职在家,除了日常开销,几乎所有的收入都花在他的各种培训班上。
和普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他们坚信只有让孩子多学一些才艺,未来才能得到改善。
有一次,千玺妈妈在节目中说:估计没多少人经历过,像我和孩子之间的这些,真的非常苦。
为了多点时间学习,孩子经常在公交车上换舞蹈服,晚上学习结束后,总是乘坐末班车回家,这样的经历,他们坚持了整整11年。
所以,你现在看到的幽默风趣,品学兼优,唱跳俱佳、多才多艺的易烊千玺,都是当年那些日复一日的不断努力所换来的。
尊重孩子固然不错,但快乐和学习从不冲突。
没有人天生擅长忍耐,只不过习惯就好。
正如美国著名作家安娜·昆德兰曾经说:“有些路很远,走下去会很累,可是,不走,又会后悔。”
其实,所谓的逼迫不过是换种方式帮助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不过想要孩子在以后成长道理中多一份底气和选择,在他孩提时代,我们唯有“狠心”教会他学会坚持,不轻言放弃。
03
“狠心”让你离快乐更近
《战国策·赵策》中有句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狠心”逼孩子。
记得在一期《少年说》中有一位“狠心”的父亲,令人印象颇为深刻。
刚上初一的女孩子走上高台,让人意外的是,她对爸爸说的第一句话却是“你真的太狠心了”!
原来,女儿小学毕业,也将迎来她的12岁生日。
她收到了父母一份特别“贵重”的礼物:为期三个月的军事化训练。
训练的内容极为严格:每天5:30起床,晨跑米等各种体能训练;还得负责一家的饭菜,晚上完成各项功课后,经过老爸的考核已是凌晨。
这样的要求对一个成年人来说,都会压力山大,更何况是对一个年仅12岁的小女孩,
当女儿在台上声泪俱下地谴责完爸爸的“狠心”后,台下的父亲立刻被同学们的不解和责备包围了。
可是父亲却没有作任何解解,承认女儿说的都是事实,紧接着,他问了女儿几个问题:
“新学期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你觉得学习是不是很苦?累不累”
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苦,不累,学习没有军训苦。”
说完后,女儿突然流下了眼泪,好像明白了什么。
此时,父亲说:“看似狠心枯燥的军训,其实是对人生最好的磨砺。你能坚持三个月,就能坚持初中三年,以后人生的30年。”
说完这些,这位霸道总裁父亲,突然间哽咽了。
有远见的父母,多少都是有点心狠。
诗人于戈说:“你什么都能给孩子,唯独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和成功挫折,这些你无法给予。他没有经历,就不会对生活的获得感。”
养育孩子,从不不是吃饱穿暖、快乐就好这么简单。
孩子未来成长过程中,每个优秀的背后,哪有什么一帆风顺,都是苦练七十二变,方能从容面对八十一难。
所以,为人父母,千万别在该心狠的时候,选择心软。
真正爱孩子,不是给他无原则的自由和肆意妄为放纵,而是在适当的时候狠狠地逼孩子一把。
在孩子想要放弃一个坚持已久的爱好时,逼他一把,或许这是他日后吃饭的技能。
当他想要放弃学业的时候,逼他一把,因为现在不吃学习的苦,将来总会吃生活的苦。
为人父母,如果你不逼孩子一把,他或许不知道自己会有多优秀,所以,不妨在孩子选择放弃之前,我们要学会适当地“逼”他一把。
蔡康永在节目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不少人表示赞同:
15岁感觉游泳很难,放弃游泳,18岁遇见一个喜欢的人约你游泳,无奈说我不会;18岁觉得英语难,放弃英语,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需懂英文的工作,只好说我不会。
在人生的前期,如果只想着快乐享受,往往就会错失很多成长的机会,错过许多让你动心的人和事。
世界上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我本可以。
小时候一个放纵的少年,将来或许是一个卑微的成年人。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会算数,每一步是为未来铺路。
你越努力,就越幸运。
作者简介:紫竹,富书专栏作者,持续投稿变现营2.0会员,喜欢学习思考,热爱旅行,崇尚自由的中年少女妈妈,愿不断努力,终得所愿,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图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