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具备统一六国的实力,绝非历史的偶然。除了地理和经济要素之外,也是历代招揽贤才、名将辈出的结果。
蒙骜就是其中的一位,不过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贵为秦国的四朝元老,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军事作用。
初生牛犊不怕虎
当我们谈论起蒙骜这个人物时,不得不提历史背景之特殊。秦国从一开始,并非跻身于诸侯国之列,而是在保护周王室有功后,才与其他诸侯国平起平坐。
因此,周王室的宗法制度,对地处边陲的秦国来说,可谓是鞭长莫及,其影响力微乎其微。那么,秦国相对独立的政治结构,为不拘一格降人才理念的执行,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国家基础。
摆脱了本家姓、世卿制的束缚,无论来自强国、弱国,不管出身位分高低,但凡是贤能之士,都能够在秦国的土地上,获得秦王的尊重与赏赐。
同时,军爵制乃秦国之首创发明,无数官民为秦国抛头颅洒热血。这种政治体制的优越性,为其它六国所无法比拟。
背井离乡,与秦结缘
蒙骜虽与秦王四代结下渊源,但他本人生在齐国,后投奔于秦国,才成为秦朝移民,可为何偏要离开母国呢?
当时齐宣王执掌政权,他也想和祖辈一样,闯荡出一番事业,让齐国重振霸主雄风。
窥视燕国发生内讧,遂举兵压境、攻城略地,燕国原本实力弱小,如今内忧外患、不堪一击,齐国的大片领土,自然落入齐国手中。
齐宣王品尝到了胜利的喜悦,但他不甘心止步于此,为吸引天下名士前来辅佐,他特下令建立一座稷下学宫,邀请各路豪杰相聚。
只是此时的齐宣王,错把一场小战役当成人生巅峰,再也没有能力思考进取,只晓得为自己歌功颂德,又被娇娘夏迎春弄得五迷三道。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齐宣王辉煌的事迹,早已渐行渐远。
而改革后的秦国正由弱变强、今非昔比,名臣良将纷纷为其效力,反观齐国的稷下学宫,不过是徒有虚表而已。
对齐宣王表现失望透顶的蒙骜,将目光聚焦在曾以荒蛮闻名的秦国。敏锐的直觉告诉他,秦王治国不因循守旧,商鞅变法革新国家面貌。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当他一睹秦国的实干和风采后,不再对淫乱的齐国心生眷恋,决意在此扎根、效忠谋业。
食禄于秦,戎马倥偬
起初,蒙骜侍奉的是秦昭襄王,被拜封为上卿官职。蒙骜的挂帅之能,却未得充分赏识,成为一名副将,与主将白起并肩作战。
蒙骜不太在意名分,只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直待秦庄襄王登基继位,蒙骜才初露锋芒、一展雄姿。
不料,秦庄襄王短命,三年后即驾崩。然而,蒙骜却立下了赫赫战功,一举拿下韩、赵、魏三国池城,数目有二三十座之多。当秦始皇帝嬴政在政坛横空出世,蒙骜将其军事才能发挥地淋漓尽致。
《战国策》如实记载了他的统帅功业,夺下韩国十三座城池、魏国三十七座城池、赵国二十五座城池,为秦国霸业一往无前、开疆辟土,大大扩张了秦国的领土版图。
在地理位置上,与韩、赵、魏三国,形成围困之势。王翦、王贲父子,虽高居灭五国之功,但如果没有蒙骜的军事震慑,秦国恐怕要二十年甚至是才三十年才磨得一剑。
毫无疑问,秦始皇打出蒙骜这张王牌,还是颇具长远的战略眼光。首先,蒙骜历经三代秦王,对秦国不离不弃,其忠心可嘉,不是贪图蝇头小利之徒,秦始皇从内心完全可以接受。
其次,蒙骜业已斩获实际军功,在战场上与敌军真刀真枪肉搏,积攒下丰富的指挥以及作战经验。这样的英武之才,秦始皇求之不得。
我辈岂是蓬蒿人?
秦人尚武,有祖辈遗风。秦始皇重用武将,欲实现先王未竞之志。
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无一例外短寿,秦始皇从先祖手上拿过接力棒。面对一统六国的重任,蒙骜也把一腔热忱,寄托于秦始皇一身。
秦始皇有爱才之心,蒙骜有报效之意,二者一拍即合。秦始皇深知,在群雄并起的时代,文治不如武治。
领土是靠将士们在战火中淬炼,一寸一寸地拼出来的,而不是轻巧地凭借几句华而不实的文字,他理当为武官留出更多可供发挥的余地。蒙骜用他的耐心,等来了命运的垂青。
蒙骜的作战目标,为何会选中赵、魏、韩三国呢?在春秋五霸中,晋、楚两国,脱颖而出、实力相当,但老天并未眷顾晋国,赵、魏、韩三国势起,将晋国瓜分殆尽。
起先,秦国的国力与军力,远远落后于赵、魏、韩三国。在秦国争当霸主的过程中,没少和赵、魏、韩三国,进行军事比拼和较量。
韩国缺少新生力量,内政改革困难重重,改革远不如商鞅的范围广、力度大,其地理位置不利发展,夹杂在魏国和秦国之间,苦苦谋生路而不得。
既不敢得罪魏国,又不敢得罪秦国。韩国君主一代不如一代,在谈“秦”色变的氛围下,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成日只想与秦朝割地求和。
赵国的江山,毁于赵悼襄王。曾几何时,赵国的骑兵令秦国闻风丧胆。赵国在赵悼襄王的带领下,以胜利国的身份,大肆掠夺燕国,充实赵国国库,和蒙骜在战场上交过手,并将其统领的十万大军击溃。
但他年老糊涂,在继承人问题上,犯下了严重错误,老将廉颇郁郁不得志。后赵国一直为奸臣左右把持,连合纵抗秦的军事方略,也一并断送于赵国末代君主的手中。
魏国是秦国的老冤家,秦国实力甚弱之时,处处受制于魏国。魏国当龙头老大不错,但没有常胜的势态,在马陵之战中吃了败仗,从此一蹶不振、元气大伤。
还以合纵联盟为名,在国内滥用兵力、民力,自不量力与秦国对抗,结果欲速而不达,这羽翼尚未丰满,就被生生掐断了。最后沦为和韩国一样的下场。
蒙骜以赵、魏、韩三国为靶心,正是替秦国一洗当年之耻。在被日渐强大的秦国屡屡进犯之后,赵、魏、韩作为老牌大国,其国力因疲于应战而一次次削弱。
在失败局面无法挽回的情形下,变得麻木不仁,不惜割地求荣,换取苟延残喘。在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之下,蒙骜围攻赵、魏、韩,为秦始皇一统六国抢占了先机,其历史地位不可或缺、不容小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