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面世于清代康熙年间,本是“正蒙养而裨后学”的读书人启蒙读物,后广为流行,成为三百年来深得好评的古代散文选本,作者吴楚材、吴调侯,系叔侄,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主要生活在清康熙年间,以教授私塾为业。
宋元明清,古文在文坛占据压倒优势,“唐宋八大家”被公认为是文章典范。吴氏叔侄所选之古文,继承了唐宋八大家以来的传统,但又不完全是散体文,而是以散文为主,兼收一些韵文、骈文的传世名篇。换言之,本书虽以古文为名,而选材范围,比正统的古文广阔合理。
《古文观止》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基本轮廓和主要面貌。全书以时间、朝代为序,共计12卷篇,“周文”3卷,“战国文”1卷,“汉文”2卷,“六朝唐文”1卷,“唐文”、“唐宋文”各1卷,“宋文”2卷,“明文”1卷。其中先秦包括《左传》34篇、《国语》11篇,《公羊传》3篇、《礼记》6篇,《战国策》14篇;秦汉之际司马迁15篇,贾谊2篇,晁错、司马相如等各1篇;魏晋南北朝诸葛亮2篇,陶渊明3篇,王羲之、孔稚归、李密等各1篇;唐宋时期韩愈24篇,柳宗元11篇,欧阳修13篇,苏轼17篇,苏辙3篇,王安石4篇,曾巩、范仲淹、王禹[插图]等各2篇,王勃、骆宾王、李白、刘禹锡、杜牧、司马光等各1篇;明代王守仁3篇,宋濂、刘基、方孝孺、归有光各2篇,唐顺之、宗臣、茅坤、王世贞、袁宏道、张溥等各1篇。选文既有重点,又兼顾全面。历代传颂的名家名著名篇,大多数都纳入书中。
入选之文,有经史之章、传记之篇、说理论学之文、诗画评述、记游写景之作,内容丰富多样。编者又对选文作了精彩的评注,有时从文章句法和用字入手进行分析,有时从分析作者身世人情入手,很多评语不仅能帮助解读文意,点出文章精妙之所在,而且评语本身亦清丽流畅,可称美文。
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