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古城春景
即墨古城夜景
即墨古城秋景(摄影:姜兆荣)
即墨古城初夏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可以是遇见不同的城市和人群,可以是沿着时间追寻历史的足迹,可以是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也可以是什么都不想,单纯找个地方放空自己。
今年的旅游市场格外火爆,若想在人声鼎沸中寻一方净土放松身心,不妨来山东青岛的即墨古城转一转。
即墨古城
这是一座值得细细品味的滨海小城,一枝松柏、一缕残阳、一抹红墙、一片碧瓦,都蕴含着独具韵味的东方美学。
这也曾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城,在漫长岁月中聚集商贸、经历战火、阅尽先贤,既桀骜,又低调。
无需预设太多,当你来过、走过、看过,自然会找到这段旅程的答案。
01先即墨,再青岛
即墨古城(摄影:姜兆荣)
百年青岛,千年即墨。
许多人都听过青岛,却没听过“青岛之源”即墨,殊不知历史上不仅先有即墨,再有青岛,青岛更是一度归属即墨管辖。直至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才将青岛从即墨分割出去。
《史记》中苏秦有云:“齐有琅琊、即墨之饶。”
即墨因临近墨水河而得名(“即”:靠近之意),其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典籍当中,历经千年都未曾更名。春秋战国时期,即墨就已经是齐国通商名衢,也是胶东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被称为“千年商都”。
即墨老照片
冯唐在《用文字打败时间》中曾说,在山东省的高速路上,偶尔看到“即墨”“栖霞”,隐约感觉一些古老的文字像一些古老的蝴蝶品种一样,在非中原的地域因为某种隐秘的机缘幸存下来。
从秦代置县,到隋朝迁至现址建城,再到近几年修复重建......千年来,留存下来的可不只有即墨之名,还有古老的雄崖所古城和静谧的凤凰古村,还有即墨大夫刚直不阿、田单破燕、田横五百士、郭琇三疏等典故,还有黄氏烙画、葛村榼子、即墨花边、大欧鸟笼等非遗技艺。
非遗手工
“雄崖守御千户所”颇值得一观,这座东临大海的海防要塞自明朝洪武三十五年(年)始设以来已经历六百余个春秋。三面环山、东临大海的险要地势让它成功抵御了倭寇和海寇,始终屹立潮头。
入围第二批全国传统村落和生态文化村的凤凰村中则保留有55处清朝古建筑,其中还隐藏着一处清朝二品武将的大院。据凤凰村《房氏族谱》记载,短短年间从房氏家族中走出了七品以上大员28位,凤凰村也因此被称为“秀才村”。
经过建筑专家的保护性修缮,凤凰村黑瓦木门、倚窗刺绣、石墙檐恢复了当年的旧貌,留住了那段锦绣岁月。
南关街桥(来源:网络)
同样重现旧日风貌的,还有按照“修旧如故”原则修建的即墨古城改造项目,也就是如今的即墨古城。城外,经过治理的墨水河(原名“淮涉河”,为古代著名护城河)恢复澄澈,与修复重建的南关街桥、景岱街东桥、景岱街西桥一起,再现水阁临风、古寺塔影、锁龙泉石、长桥卧波、平沙清流、岸柳含烟、淮涉春浣、高堤垂钓“淮涉八景”。
墨水河景色(来源:“即墨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