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变异毒株德尔塔浮出水面)近期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又再上升,而且全球范围内德尔塔变种的病例已经出现,印度、缅甸等国家的疫情正在发酵,云南临近缅甸、印度,也加强了疫情的防控,那么在肆虐的疫情面前,除了及时接种疫苗、佩戴口罩等措施外,还有没有更积极的预防措施呢,本文从食物和运动的角度,作一个解读,供大家参考。
(饮食要注意健康绿色)在经历了疫情后,国人对待食物的观念有了不少改观,以前总是觉得吃啥补啥,什么都吃,营养才全,不仅五谷杂粮,还要飞禽走兽,还有些吃得更特别,各种昆虫、动物,都不忌口。
还有就是过于重视各种补品的作用,各种名贵补品、山珍与海味。但实际上,人真的需要这么多补品,真的需要吃那么多各种食物,营养才不匮乏吗,不然。现代人的吃法已经很多样了,由于科技的发展,能吃到的食物种类,也远多于古代,而且随着食品加工技术、制作技术的发展,各种吃法、烹饪法应有尽有,街边餐馆里的食物,可谓色香味俱全,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问题,一度甚嚣于各大媒体头条。
健康、绿色的饮食习惯(没有人工处理的大自然美味)听父亲辈、爷爷辈们说,包括我们自己,食品口味与儿时比起来,总感觉,现在的食物没有小时候好吃了,小时候一碗一两元的兰州拉面、哪怕是一个馒头、一盘青菜,或者是肉食,好像都比现在要好吃。时下餐桌上的蔬菜,普遍感觉没有菜味了,一说是大棚蔬菜使然,一说是现在水土没有过去好了,几方面原因应该都有。有时出差到乡下,老百姓家,热情款待你农家饭食,也没有五花八门的做法、也没有各种调料,就是一个简单的素炒青菜,一个简单的煮面疙瘩汤,或者是炒土豆,撒上现摘的芫荽,都感觉美味,让吃惯了“大棚菜”的城市人,味觉为之唤醒,忍不住多吃半碗米饭。问起村子里做饭的妇女,咋做这么好吃,也没看你放啥调料,答曰,蔬菜,还有芫荽,都是自己院子里种的,没有化肥、没打农药,纯天然生长,呜呼哀哉,作为一个城市里活了大半辈子的“白领”,怎么就在食材口味上完败给乡村野外呢。偶然间,驱车出游,路边菜地里,在藤蔓上摘一颗西红柿,填进嘴里解渴,哇塞,简直尝到了世间的美味,原来生吃的西红柿可以如此甘美,却被乡下人嘲笑,乡下的户外蔬菜,本来就是这个味道,你们城里人咋没这个口福。
(自己动手买食材、烹饪,尽量少下馆子)于是,我喜欢上了城里的菜市场,只要得闲,总要去逛一下,熙熙攘攘的市场,沾着泥土气息的菜农,满目各种式样的蔬菜、水果,有的辣、有的甜、有的苦、有的淡,都各有千秋,每种蔬菜、食材,都有人们所需的营养,回家自己动手,炒个空心菜,煲一锅稀粥、炖个山药排骨,煎一条鲜美的鱼,总要好过在外面的馆子,油多、盐多、味道重,还大把的靠味精提味,而且有些餐馆,后厨的卫生无从得知。吃惯了自家做的饭菜,都会觉得外面的饭菜不卫生、不健康。自己吃,从食材的选取、清理、洗刷、切剁、油盐的控制,排除任何添加剂,都是亲力亲为,做饭不仅是为了吃,更是一家人的合作、交流,个中趣味良多,哪怕口味差点,却吃个舒心、放心,而且也不会“三高”。
(还是以传统食材为主、饮食清淡)根据科学调查发现,经常在家吃饭的人,身体健康状况明显要好,“三高”明显要少于经常在外下馆子的人。那么在今年的疫情中,大家也深刻反思,保护、爱护野生动物,不仅是保持物种的多样性,更是保卫我们自身的健康,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饮食文化,老祖宗们早就告诉我们,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了,像古代的“三牢”—牛、羊、猪,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礼》中就有记载,那么这三样牲畜,也是现在常用的肉食品,既然经过几千年的传习,基本上已经确定下所有能吃的食物了,为何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吃五花八门的吃一些食材呢。
(保持适当的饥饿感)俗语曰:管好嘴、迈开腿。简单的六个字,其实就基本上诠释了健康饮食、健康生活的所有理念,大道至简。有些人为了身体健康,拼命地吃补品,孰不知,人的身体根本耗不起那么多补品,古语云:粗茶淡饭、吃也香甜、睡也安然。大家都有这个经验,晚上吃的过饱,是不容易入睡的,肠胃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排空。身体也是一架机器,需要加油,更需要休息,而睡前吃一肚子食物,有的还要撸串、街边野摊烧烤,各种毒素,可想而知,不仅给身体增加无尽的负担,更是让你脑满肠肥,大睡不醒。这种因晚间贪嘴而沉睡的例子,古已有之,在《战国策·鲁共公择言》中鲁共公的一段祝酒词中提到,“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这是说齐桓公晚上没有胃口、不想吃饭,而鲁菜大家易牙就在半夜为其煎熬、炙烤,五味调和,桓公胃口大开,吃了个全饱,乃至到第二天早上都没有醒来。这也就是说,太晚了吃夜宵,其实对身体不好。另外,一些有经验的老人也告诉我们,吃饭七八分饱就可以了,身体保留点饥饿的意味,不仅利于身体健康,而且也不易昏睡不醒。
(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