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论春秋霸主秦国,到底是怎么在战国初

来看看秦国是怎么丢掉河西之地的吧。

公元前年,魏国大将吴起,攻秦至郑,修筑洛阴城,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防御,至此,魏国尽占原本属于秦国黄河以西的地区,并设置西河郡,之后,吴起被任命为第一任西河郡守。

直至公元前年,秦破魏军于雕阴,魏献河西地于秦,才算收复失地。

要知道,在春秋末期,秦国还是南征汉中,北击义渠,西扩绵诸,东拒强晋的霸主姿态,怎么一到战国时期,被晋国分家出来的魏国欺负了近百年呢?

老话说得好,一个强大帝国的崩溃,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的。

救火队员秦躁公

公元前年秦厉共公去世,这哥们在世的时候把秦人彪悍的作战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在位三十余年,南征北讨,四方来贡,又是夺别人家的都城,又是抢别人家国王,好不威风。

秦厉共公一死,他欺负别人的果,就落到后续的几位身上。

一方面秦厉共公扩张大秦地盘势力,另一方面贵族们跟着分肉吃,势力不断变大。

继位的秦躁公就陷入了君弱臣强的局面,隔壁晋国可是有榜样的存在,韩赵魏三家灭了智氏后,完全架空了晋公,小日子过得要多舒坦有都舒坦,其他各国的卿族士大夫能不眼红。

秦躁公只能憋屈的当个救火队员,既要安抚贵族日益膨胀的野心,还得提防之前被欺负的诸侯报复。

先是汉中的南郑反了秦国,

当年因为国王被俘虏而被迫臣服秦共公王的义渠,“揭竿而起”为报首领被俘之仇,举全国之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渭水河畔方才被赶回去。

好不容易打退义渠,第二年秦躁公就去世了,接班的是他弟弟秦怀公。

傀儡君主秦怀公

秦怀公是被贵族们迎立上来的傀儡君主,本来在晋国当质子过得好好的,老哥秦躁公的苦日子他又不是不知道。

估计秦怀公也不想当这个君主,可架不住权力被卿族掌控,赶鸭子上架就回了秦国当甩手掌柜。

也不知道是不是贵族们觉得一个成年的君子不好用还是其他原因,没两年,秦国执政长官庶长晁联合大臣围攻秦怀公,受不了这个气的秦怀公愤而自杀了。

秦怀公的儿子早夭,群臣又立了年纪更小的秦怀公孙子当秦国的君主,是为秦灵公。

第一次河西之争

也就是在秦灵公时期,晋国魏氏开始在少梁秣马厉兵,秦国被动防御,河西之争拉开序幕。

经过两年的少梁争夺,第一场交锋,魏军获胜,秦军退守黄河沿线布防。

公元前年,当了十年傀儡君主的秦灵公去世,国内重臣不让秦灵公的儿子公子连继位,反而迎立了之前被大臣们逼死的秦怀公儿子公子悼子继位,也就是秦简公。

而公子连无奈只得出逃到对手魏国那边寻求庇护。

秦简公是想将权力从贵族重臣们手中收回的,因此做了一些礼制的改革,允许官吏百姓带剑,在此之前这可是贵族特权。

但形式上的变革,没有触及根本,内部混乱依旧,王公大臣们忙着争权夺利,魏国可没闲着,趁机伐秦,尽占河西地。

秦简公被动防御,组织军民在东境修筑长城,这是战国时期最早的长城,称秦东长城。

知耻后勇秦惠公

公元前年,被魏国吴起打得鼻青脸肿的秦简公去世,他的儿子秦惠公继位。

经过秦简公,秦惠公两代父子的努力,对外虽然依旧被魏国欺负,对内渐渐有了些话语权,贵族势力得到削弱。

整合了些许内部问题的秦惠公发了一次狠,自己老爹在吴起手上吃了那么多年的亏,替父报仇天经地义。

于是在公元前年,秦惠公集结五十万大军,发兵伐魏。

有孝心嘛,是好事,结局嘛,就很悲苦了,被当代最强人吴起,用五万魏武卒打得抱头鼠窜,这就是著名的阴晋之战。

打不过,当真打不过,当时魏国独霸中原,别说秦国,周边的韩赵齐楚就没一个敢跟魏国掰手腕的。

既然打不过魏国,东边不亮西边亮,活人总不能让尿给憋死,秦惠公把目光又瞄准了南边的蜀国,这下一打一个准,把之前反叛的南郑给打了下来。

也就是打下南郑的同一年,还没品尝到难得对外战争胜利喜悦的秦惠公就去世了,之后他的儿子秦出公继位。

苦尽甘来秦献公

秦出公继位的时候只有两岁,其母秦小主夫人主持朝政。

主少臣疑是历朝通病,本来被打压的贵族重臣们觉得自己又行了,被贵族掣肘的秦小主夫人只能依靠宦官,两帮人争得脸红脖子粗的。

在外流亡的公子连得知秦国的情况,果然出击,要回到秦国主持大局。

听说秦灵公的儿子公子连回来主持公道了,军队哗变支持公子连,还杀死秦出公和秦小主夫人沉入深渊。

公元前年得到军队支持的公子连很快就回到了秦国,也就是后来的秦献公。

秦献公继位后,废止人殉制度,迁都栎阳,推广县制,建立商市,编制户籍,一系列的改革,让本已在灭国边缘的秦国重新焕发生机。

公元前年,秦军在石门大败魏军,斩杀了魏军首级六万,让长期以来诸侯卑秦的局面逆转,周显王送礼祝贺,史称“献公称伯”。

公元前年,秦献公再次征魏,少梁之战,俘虏了魏将公孙痤,吐出胸中被魏国欺压了多年的郁结之气后,秦献公去世,秦孝公继位,之后就是商鞅变法大步向前的强秦之路了。

从秦躁公到秦献公,短短不到甲子的时间里,四代人,六位君主,贵族把持政权,国力急剧衰弱,导致秦国尽丧河西之地,史称“四代乱政”。

#魏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