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战国策原文
(可直接看后续白话文解释)东周·昌他亡西周昌他亡西周,之东周,尽输西周之情于东周。东周大喜,西周大怒。冯且曰:“臣能杀之。”君予金三十斤。冯且使人操金与书,间遗昌他书曰:“告昌他,事可成,勉成之;不可成,亟亡来亡来。事久且泄,自令身死。”因使人告东周之候曰:“今夕有奸人当入者矣。”侯得而献东周,东周立杀昌他。02白话解读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继续来聊一聊《战国策》,今天要讲的是“昌他亡西周”。大家都知道,从大的角度上来讲,整个周朝可以分成西周和东周,这是根据它们定都的位置不同,西周首都是定都在现在西安附近,东周首都定在现在的洛阳附近。洛阳在东,西安在西,所以定都洛阳的周朝,后来人把它称作东周。东周的末期,周天子所掌握的领地已经是非常小了,很多都给各个强大的诸侯国给吞并了。但是,就这么一小块地方,内部还要闹分裂,在东周的晚期又分成两个国。他们因为都是周国,周朝的宗室作诸侯,所以历史上把它们又称为叫东周国和西周国。这个东周和西周跟大的东周、西周的概念还是不一样的,是整个大的东周时期里面分出来的,周王室又分成东周国和西周国,又分成这两块。这个具体比较复杂,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可以去详细参阅一些历史资料,我们在这里就不多展开了。大家只要知道在东周的晚期,周天子,周王室内部又分成东周国跟西周国,只要知道这个就可以了。当时西周国有一个大臣叫昌他,他叛逃,离开西周国,逃到东周国去了。那么作为叛逃的人,肯定是要体现出你的价值,你的价值在哪呢?就在于说你要向敌国输送本国的情报,如果你能够提供很多有价值的情报的话,那么你本人在敌国的地位,能够得到稳固,甚至能够得到提升。所以昌他逃到东周国以后,就把他在西周国了解到的很多的关于西周国的国家机密都泄露给东周国。那么作为东周国的国君就非常高兴,非常欢喜,了解到了敌国的一些内幕,可以更加有效地去打击它。但他原来的老板,西周国的国君就非常地恼怒,非常地恼火,想要惩罚这个叛徒。但是,人家已经逃到敌国去了,不在你这里,你怎么惩罚他呢?当时西周国有一个大臣,叫冯且,他就跟国君说:“我能够惩罚这个叛徒,我能够把他消灭掉,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那么怎么消灭呢?其实是用一个很老土的计策,叫作“反间计”。当时西周国国君给了冯且三十斤黄金,给了他一笔活动经费。冯且就拿了这些黄金,写了一封信,然后叫人把这钱和信跑去东周国送给昌他。这封信上写的什么呢?写的也很简单,就写着:“如果事情可以办成,就努力办,好好办;如果办不成,你就赶快逃回来,不要在东周国滞留太久。滞留太久的话,恐怕会有杀身之祸,自身难保”。就写了这么几句模棱两可的话。冯且派使者去往东周国送给昌他,同时,他又派人跑去东周国的边境,告诉边境的守卫,说:“这几天可能会有西周国的奸细送信,联系你们的内奸,所以你们要小心盘查”。果然,在边境上盘查以后,就抓住了拿这封信和这三十斤黄金的使者。搜到这封信以后,一看,写给昌他的,上面写的这个话明显就是说,昌他是一个内奸,不是真心来投靠的。所以东周国国君就非常地愤怒,马上就把昌他给杀掉了。所以这是个反间计,借刀杀人,就把自己国家的叛徒,借着敌国的手,给处理掉了。03北川点评
这个故事不复杂,比较简单,计策也比较老掉牙。但是,我们看历史,或者我们看很多的故事,甚至我们看很多日常的生活,会发现,这个反间计往往屡屡得逞,借刀杀人,往往是屡屡能够杀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大家都知道,可能最有名的反间计就是《三国演义》里面看到的,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派了一个人,蒋干,他非常无能,被周瑜耍了一把。然后,偷了一封伪造的书信,还以为是自己立了大功。那么曹操一时受了蒙蔽,就把精通水军战法的蔡氏兄弟给杀了,杀了以后曹操的水军就不行了。在《三国演义》里面这一段描写得非常精彩。在《三国演义》里面,反间计是很多的。后面还有一段,曹操跟马超、韩遂对峙的时候,曹操也是非常巧妙地用了反间计,让马超怀疑韩遂的忠诚度,造成他们内部反目,最后曹操把他们给打败了。这样的计策,在史记当中,在小说当中,甚至在生活当中,经常可以看到,而且,往往是屡屡得逞。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我,每个人都是有私心。所谓的反间计,就是利用对方的私心,让他的自我感到不安全。当他感到自我不安全,自我受到威胁的时候,他要尽可能清除所有的威胁,尽可能地保护自己。那么当他觉得有可能某某人是奸细,某某人是埋伏在我身边的内奸,那么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他很可能马上就怀疑这个人的忠诚度,进而对这个人可能就会采取措施。轻则可能就会把他赶走,重则可能就是要杀掉,就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所以可以说为什么反间计可以屡屡得逞,它是很好地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很好地利用了人性之私,人性的自我希望得到一种安全状态,反间计非常巧妙地利用了这个心里状态。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应该都会有感受,人生在世,自我保护,自我安全,可以说是第一位的。当自我觉得受到威胁的时候,本能地会怀疑一切,本能地会抗拒一切。特别是那些你本来就不太熟的人,你可能就会去怀疑,反间计很容易成功的道理,就是在这个地方,就是在我们这个私心,我们的自我是需要受到保护的。一旦觉得自己有可能会受到伤害,就有可能会怀疑一切。一旦你起了疑心,那这个后面的事情就很好办了。这是反间计背后的原理。那么当然我不是希望大家说听了这个以后,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用反间计,这个我觉得也不太好。一般情况下,如果对方不是穷凶极恶的人,你没必要用反间计,让普通的人互相之间反目成仇,猜忌,这个不太好。而且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观点来看,你如果用反间计去离间他人,应该来说是不太好的,未来可能会有一些不太好的结果,这有损阴德。大家知道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手下有一个很重要的谋臣,叫陈平。他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仅次于汉兴三杰,仅次于张良、韩信和萧何之后,刘邦手下最重要的大臣。陈平给刘邦做过很多的贡献,出过很多的谋划。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次就是刘邦跟项羽在咸阳相对峙的时候,当时刘邦的形势是非常不利的,军粮不够,一直被围困,韩信的援军又迟迟不到,所以刘邦当时的局面是非常危险的。这个时候陈平就用了反间计,离间了项羽君臣,让项羽最重要的谋臣范曾气得告老还乡,觉得项羽不信任他,就走了。还有项羽手下最重要的大臣钟离昧,也是被项羽怀疑,然后就在战场上不得重用,没有委派给他重要的战斗任务。最后刘邦能够从咸阳脱险而出,跟陈平的反间计是非常有关系的。陈平在这个里面用了非常巧妙的反间计,让项羽的使者能够相信钟离昧、范曾都已经变心了,都已经不跟项羽一条心了。其中具体细节我们就不展开讲了,大家只要知道有这么一个事情就可以了。那么类似的事情陈平做过很多,他晚年临终的时候曾经这样感慨说:“我一生计谋用得太多,从天道的规律上来讲,比较损阴德,所以我的子孙后代可能不会太好”。他临终的时候曾经自己做过这样的预言。那么后来果不其然,他们家的爵位传了几代以后,就因为有一代的子孙犯了事,整个爵位就被废掉了,他们家很多人也因此受到牵连。如果经常用这些计策去害人的话,那的的确确会有损阴德,会有不好的结果。但是,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了解了反间计的威力以后,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来应对有可能是有人给我们使坏,有人让我们怀疑自己身边的人。有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那我们怎么来应对呢?从中还是可以受到启发的。首先要了解到当我们感到自我受到威胁的时候,当我们感到不安全的时候,当我们怀疑某人对自己不忠的时候,对自己有可能造成威胁的时候,首先你要了解到,这都是一时的情绪,并不是一种理智的状态下作出的判断,这只是一种感觉。那么感觉这个东西有的时候有可能是对的,但大部分可能是不对的。因为它不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导成立的,它只是你个人的一种感性的认知,感性的认知往往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带有很大的不持久性的。在《三国演义》里面,曹操杀了蔡氏兄弟以后,看到这两颗人头时他就马上就醒悟了,他说:“我怎么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为什么那个时候他就醒悟了?因为那个时候他冷静下来了。刚刚接到蒋干的书信的时候,一时暴怒,感情用事,没有很理智地去推导,杀了以后看到两颗人头,冷静下来了,他就想到这个事情不对。所以第一个原则,大家要知道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做决定。因为你那个时候是处在一种应激状态,不是很理性的状态,所以这个时候的判断往往不一定是正确的。第二点,你要观察,给你提供消息的人,给你提供所谓的小道消息,或者提供情报的人。如果你真的相信了他的情报,相信了他的小道消息,按照他所提供的消息的思路去做一些事情,那么这么做下来,最终受益的会是谁?你不能说受益的是我啊,我杀掉一个奸细,当然受益的是我。不一定。你要假设说他提供的情报有可能是有误的情况下,你除掉的这个人,你赶走的这个人,可能就不一定是它情报讲的那样。如果他的情报有误,那么受益的会是谁?如果受益的是他本人,或者跟他相关的人,那么你就有理由去怀疑,他有没有可能是故意来离间的,故意来提供虚假情报的?这种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你要去想一想这件事情如果做成了,受益的会是谁?真正受益的会是谁?真正受益的如果是对方的话,那你就要考虑有这种可能性。当然生活中也有可能是人家并不知情,可能他不是故意的,可能他真的认为,那个人真的对你不好,对你不利,他好意来提醒,这个也是有可能的。总而言之,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不能一时冲动就做决定,还是要很仔细、很缜密地来推断各个情况,进行观察,多方地了解,不急于做决定。然后可能经多方了解、观察以后,你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比较接近正确。不要被自己自我保护意识的本能,驱使着马上做决定。如果你被自我保护意识的本能驱使着马上做决定,那就有可能会遭遇到一些不好的结果。因为反间计是利用了人性之私,人性的自我希望得到安全这样的一种特点。所以从根本上来讲,如果能够尽可能地削弱自己的私心,尽可能地去除内心当中一些负面的东西、阴暗面的东西,那么即使有人对你用反间计,他成功的概率也会比较低,因为你的私很小,被他利用的点就不够多了,这个力度就不够大了。所以你的私越大,人家可能稍微触碰一下就会有反应;你的私很小,自我很小的话,可能很多地方都触碰不到你,也不一定会激起你不好的感觉,反间计就不一定会成功。所以暂时来讲,我们要多观察,不要被情绪左右;终究来讲,还是要尽可能地削弱自我,尽可能地减弱私心。这才是对反间计最好的一种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