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不同史籍有不同的认定,三皇有八说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www.kstejiao.com/m/
公元前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他认为自己功绩超过了远古的三皇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这样,嬴政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他自称“始皇帝”。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认为自己功比“三皇五帝”,这八位远古的帝王究竟都是谁呢?“三皇五帝”是我国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八位帝王,由于远古时期基本没什么文字记录,仅仅是依靠人们代代口口相传,因而,在后世的一些史籍里,对三皇五帝的认知一直充满了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三皇五帝”是真实存在的,在先秦的一些著作里,我们可以看到相应的记载,比如:《庄子·天运》记载:“故夫三皇五帝之礼法度;不矜于同而预于治。”《周礼·春宫·外史》记载:“掌三皇五帝之书。”《吕氏春秋·禁塞》记载:“上称三皇五帝之业,以愉其意。”甚至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还在自己的《剑门》诗里说:“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实际上,通过这些典籍记载,我们也可以知道,“三皇五帝”其实是我国远古时期氏族部落联盟的领袖人物,他们都是创世纪的英雄人物,他们制定了一些礼仪制度,为我国原始社会中后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不同的史家对“三皇五帝”具体是谁却有着不同的界定,根据一些史籍的说法,三皇有八种说法,五帝也有六种说法,但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神话传说,普遍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要比五帝所处的年代早些。下面,分别把三皇的八种说法和五帝的六种说法列出来,大家可以讨论下,看看哪种最符合你心中的认可:三皇1、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2、伏羲、女娲、神农(《风俗演义》)3、伏羲、祝融、神农(《风俗演义》)4、伏羲、神农、共工(《风俗演义》)5、伏羲、神农、黄帝(《风俗演义》)6、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三字经》)7、天皇、地皇、泰皇(《史记》)8、天皇、地皇、人皇(《河图》)五帝1、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大戴礼记》)2、庖牺、神农、黄帝、尧帝、舜帝(《战国策》)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帝(《资治通鉴外纪》)5、少昊、颛顼、帝喾、尧帝、舜帝(《尚书序》)6、中央黄帝含枢纽(轩辕)、东方青帝灵威仰(伏羲)、南方赤帝(又称炎帝)赤怒熛(神农)、西方白帝白招拒(少昊)、北方黑帝汁先纪(颛顼)(《周礼·天宫》)总结一下,“三皇”中,伏羲和神农基本为大家所公认,剩下一位争议比较大,分别讨论一下:女娲因其补天,拯救人类,其功不可没,但是,这又太偏向于神话了。燧人钻木取火,让人类饱尝熟食美味,可谓恩重泰山。祝融“绝地通天”,能分人神之界,其功盖千秋。共工一怒之下,撞断天柱,使天地日月骤变,实在是神通广大,但是,也属于是神话传说了。在《史记》及《河图》里说的天皇、地皇、泰皇、人皇,应该是泛指,而不是具体的人名。因此,大多数的说法是把伏羲氏、神农氏、燧人氏合称为“三皇”。而五帝的说法,公认的是把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合称为“五帝”。读者朋友们,你们认为呢?本文参考自:《中国那些事儿——夏商周》、《中华上下五千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