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传说的产生期之战国至秦汉时期

本文依靠古典文献,专门探讨春申君传说的产生、发展以及演变。所谓传说,就是“凡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那些口头作品”传说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与历史依据密不可分。

也就是说,春申君传说是根据春申君其人及其出来的。从春申君其人到被传说化的春申君,这个过程也是春申君传说的产生过程之一。因此,本节首先探讨了春申君传说的产生时,依靠史料,从战国时期春申君其人开始论述。其次,对秦汉以后的春申君传说的历史演变过程展开了讨论。

战国时期

关于战国时期的资料,例如有诸子、《战国策》、《史记》、《竹书纪年》及《战国纵横家书》等,丰富多彩。但是这些数据中大多数是后代的,当代编纂的很少,“当代资料”只限于《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及《韩非子》等诸子著作。

但这些“当代资料”当中,有关春申君的记载还是极少的。这是因为首先春申君是战国后期人物,与他同时代的诸子只有荀子以及韩非子,这一点也可从战国后期的其它史料中很少人谈到同时代的春申君得到证明。

再者,编辑列传和也像编辑二十四史那样,往往是后代编纂的。有关春申君的记载也跟其他先秦人物的相同,在下一代(即秦汉时期)的《战国策》、《史记》里开始出现有关他的记载与列传,此后历代文献里陆续有他的记载。

在这里,我们将对战国时期资料中有关春申君的记载进行分析。首先,《荀子·成相篇》云:“世之愚,恶大儒,逆斥不通孔子拘。展禽三细,春申道缀基毕输。”这句话记述了春秋鲁展禽(即柳下惠)和春申君的事例。

本来两人主张君主要尊重贤人,远离谗言之人。他们尽管都是贤臣,但最终得到的不幸的结局。(唐)杨惊指出:“春申,楚相黄歇,封为春申君。(略)言春申为李园所杀,其儒术、政治、道德、基业尽倾覆委地也。”

他认为春申君被李园所杀后,楚国从此中断了儒家道德的教育与春申君对政治的贡献。(清)郝虱行指出荀子之所以谈春申君,因为这是跟他晚年在春申君的保护下在楚地过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接下来,《韩非子·奸劫就臣》云:“楚庄王之弟春申君妾日余,春申君之正妻子曰甲”关于这句话的意思,众说纷纭。庄王是春秋中期的楚王,与战国后期的春申君隔了大约年的时间。陈奇酞认为应该把庄王改为顷襄王。

假如春申君是顷襄王之弟,他就是王族直系,因此他的姓是熊(楚王族姓),绝不是姓黄。所以这个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吴双松提出:“春申君,言楚庄王之弟,别是一人,非黄歇也。”他认为春申君是庄王时期的“春申君”,不是战国后期的黄歇的封号。目前在其他资料里没有关于春秋时期的“春申君”,但是若按照原文的思想来解释这句话,他的说法是很稳妥得当的。

如上,我们从战国时期资料所见的春申君记载得出结论,春申君本来是战国后期人物,因此在“当代资料”中极少看见他的名字。春申君的政绩及他的传说由下一代(即秦汉时期)的《战国策》、《史记》等记载形成下来。

秦汉时期

一般来说,编辑古籍都像编辑《二十四史》一样,不是当代人做的,下一代人的任务。关于战国后期的春申君政绩,也是在下一代的秦汉时期被编辑整理的。在这个时期,司马迁编着《史记》在《春申君列传》中整理了春申君的政绩与故事,刘向也编着了《战国策》,《楚策》里收录了春申君与说客之间的对话。

可见,从秦汉时期开始出现有关春申君的详细记载。后代人想象中的“四君子”、“食客三千人”等的“春申君印象”是根据这些记载刻划出来的。

因此,秦汉时期,可以说是春申君传说的创始期,对于研究春申君政绩及其传说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时期。下面我们分三个部分,即“编辑史实”、“传说的产生”及“传说的地方化”来论述这一时期春申君传说的特征。

编辑史实,《史记·春申君列传》中所载关于春申君的政绩,可以说是从战国到秦汉时期的记录和传承中整理编辑出来的。司马迁称:“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他在编《春申君列传》时,不仅参考宫室所藏的资料,而且去考察春申君故地。

该传后半部分记录李园之谋略与春申君的悲剧性结局,这个故事在《战国策》、《越绝书》及《列女传》里也有记载。

由此推知,这个故事是在从战国到秦汉时期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这也说明,《史记·春申君列传》是史实与传说的,它在春申君传说的传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战国策》中有关春申君的记载,在春申君传说的形成过程中与《春申君列传》同样重要。刘向编《战国策》云:“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

虽然刘向指明了该书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权谋,并不是记录历史事实。但是例如《战国策·楚策》所见的春申君与唐且(雌)、、虞卿、朱英等说客、赵国使者魏加之间的问答,如此记载可以推知,在当时合纵连横的情况下,作为楚令尹的春申君掌握了政权。这些记载反映出史实的一部分。

总之,《史记》与《战国策》所见的春申君记载,一方面显示出史实,另一方面包含根据史实而创造的故事及问答记录,这些记载都是构成春申君传说基础部分的重要因素。

传说的产生,先秦和秦汉时期,除了有关春申君的史实编纂外,还创造了春申君传说。具体地说,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开始出现作为“四君子”或“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形象。从汉代到现代,作为“四君子”的春申君形象是被流传下来的最普遍的春申君形象。

除了上述“四君子”形象之外,古籍里经常看到“上客皆跺珠履”,也是组成春申君传说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无法知道当时他的上客是否真的穿“珠履”,但这个故事暗示出春申君的权势,经常被后世所引用。

另外,“李园与春申君”的故事也是后代广泛流传的传说之一。该传说在不少古籍里能看见,虽内容情节各不相同,但《史记》记载春申君被他的食客李园所杀,所以基本可以认定

这件事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综上所述,汉代是春申君传说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四君子”、“珠履”、“李园谋杀”等春申君传说的重要因素被创造出来。程蔷提到:“那些有关真实的历史人物的传统的故事,一般都并非真有其事,而是民间的一种口头文学创造。”

虽然,这些传说因素是在民间社会被创造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创造的背后有春申君作为令尹掌握国权、与六国合纵对抗秦国、招致食客等史实。春申君传说的根本部分是在这些基础上才形成的。

传说的地方化,这个时期除了编纂有关春申君的史实和产生春申君传说以外,还进行了该传说的地方化。

《越绝书·吴地传》里有关于春申君及其相关的山川、遗迹的记载。《越绝书》被称为是一部“奇书”,对于其作者、编纂年代等众说纷纭。然而就其内容而言,记载了从先秦到秦汉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是确凿无疑的。

此书,因多谈到吴越地区的内容,因此被认为是地方志、地方史或“杂史”。众所周知,吴越地区是从春秋后期抬头的吴越两国的领土。

一般来说,关于吴越两国的记载是在《左传》里的与楚、中原诸国之间的抗争中,还有《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世家》里也有相关记载。这些内容大多数是吴越的政治外交方面的记载,没有有关吴越地区的风土人情的记载。

结语

这个原因在于大多数文献在中原地区编辑,从而有关“蛮夷之地”的吴越地区的记载并不多。与此相反,《越绝书》与《吴越春秋》虽然是汉代编辑,但主要内容都是吴越两国的角逐,吴越地区的风土人情。因此此书是研究吴越地区的贵重史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