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法文苑心中永恒的太阳读触龙说

微信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2893.html
                            

心中永恒的太阳

——读《触龙说赵太后》有感调解工作

太阳亘古如一,东升西落,正如今人所见一般,分隔着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华夏大地纷扰离乱的昼昏。这一日,天际多云。赵宫台阶上一位玄衣白发的老者正拾阶跛足而上,他踽踽独行,偶抬头,漠然扫了一眼躲在云层里偷懒的日头。这位老者正是赵国的左师触龙。

这时的赵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赵惠文王死后不久,其子丹年幼,赵太后掌权。秦国即将大兵压境,而齐国又不愿意出手相援,除非,赵国愿以长安君为人质。大臣们都希望长安君能为了赵国出质齐国。可是,赵太后以一个母亲的方式告诉所有大臣,“谁再劝我将长安君为人质,我就将口水吐到他脸上去!”这是《战国策赵策》中《触龙说赵太后》故事的开篇,从一个法官的角度看,也是一个谈话僵持的场面。在这牵系着赵国千万人命运的场合,如何打破僵局,正是左师触龙的使命。

触龙来到王宫,他拖着不方便的腿脚,艰难地给太后行礼,关切地询问了赵太后的身体。赵太后说,我只能乘车出行,每日吃点稀食罢了。触龙说自己的食欲也不行,只能勉强自己多散步,食欲才好一些。太后说,我们女人做不了这些。这里是两个长久未见的老友的寒暄,这一过程中,太后的态度渐由“盛气”转而“色少解”。

触龙说,我最小的儿子舒祺,今年十五岁,我最心疼他,希望太后能在皇宫为他安排一个侍卫的职务。太后当即就答应了,并问触龙,“原来你们男人也偏爱小儿子啊?”触龙说“是啊,比女人还偏爱!”太后这时笑着说,“肯定还是女人最偏爱呢!”触龙装起糊涂来,说:“我还一直以为您更喜欢女儿呢!”赵太后说,“我更喜欢长安君啊!”

触龙说,你能为女儿做长远打算,让她嫁往燕国为后,那为什么不能替长安君长远考虑一下呢?只有让长安君为国立功,一旦哪天太后不在了,长安君在赵国才能有立足之地啊!这时,触龙作为一个臣子诚心劝诫,太后也最终妥协!至此,一件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事,被触龙的寥寥数语化解了。实际上,他是在其他大臣都止步的场合,只向前多走了一步。当然,这一步决定了赵国命运的走向。

千百年来,触龙的谋略和口才一直为人们所钦佩和欣赏。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调解工作的一线法官,笔者对这个故事,还有三点不同的体会。

其一

故事中的两主角,触龙和赵太后的人物特点和关系。触龙身居赵国左师之职,是赵国位高权重的老臣,而赵太后则是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她应对齐国来使的“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也”千古流传!从人性的角度看,两人同是深谋远虑的重量级人物。正是在此种人物关系的张力和客观语境之下,才使故事的开始成为可能。赵太后在盛怒之下,愿意忍着气,听不请自来的触龙一言,这是一般臣子无法享受的待遇。同时,故事的结局也有了某种必然,当触龙点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时,赵太后能虚心接受,心悦诚服,这亦是一般女性所没有的见识。

其二

触龙在此次游说中,实际上有一隐秘筹码。触龙要求赵太后为他的幼子舒祺安排皇宫卫士一职,换一角度看,其实是一种交换。毕竟长安君出质他国是要冒着极大风险。当触龙要求赵太后为国家大义奉献自己心爱的小儿子时,触龙也将自己的小儿子交给了赵太后。

其三

游说和所有的谈话一样,要抓住对方的心理,触龙正是抓住了此刻赵太后的心理。赵太后在幼子出质的问题上是肯定有火气的。这个火气也是一定要发作出来的。赵太后已经在朝堂上发过了火,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时需要一个台阶来下。触龙是抓住了这个契机。“为子计深远”的道理,赵太后显然心里比谁都清楚,触龙也只是将赵太后心里的话说出来,让赵太后态度的转变顺理成章。

这三点问题在调解工作中,我们实际经常面对而又容易忽略。调解中,法官要让案件双方最终达成协议,至少有一方当事人应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协和让步,所以法官的劝说必不可少。可是无论是对法官而言,还是对当事人而言,彼此都是陌生人,互相之间缺乏了解和信任。怎样让谈话能在了解和信任的气氛中展开,建立有效谈话的必要语境,是调解能否最终起效果的基础。经验丰富的法官,运用其生活阅历和谈话技巧调解成功的秘诀,很大程度上是构建了一个能够让各方达成互信的语境。因为对法理利弊的分析,是一般法官都大体能做到的。另外我们常说的多方联动调解模式也很值得推荐。在调解中邀请对双方当事人情况了解、底细清楚的第三方,如基层社区,司法所等相关人士参与调解,也可以成功营造互相的语境,对调解成功往往事半功倍。

关于谈判筹码的运用问题,法官在调解中,既要有合适的谈判筹码,又要巧妙运用,这往往是调解成功的关键。缺乏经验的法官,往往是赤裸裸摆出筹码,认为当事人理所当然,应该接受。我们想一想,如果上文中触龙直截了当的拿自己的儿子去交换赵太后的长安君,有没有用?显然没用。我们必须记住,从任何人的个人立场出发,别人即使是斩断一条胳膊,也不足以成为自己切断手指的理由!别说长安君是贵为赵国的公子,和触龙之子有身份之别,就是任何普通人的最微小的愿望和利益,在人性深处都有被尊重的渴望,而不应被交易和计算,否则人在情绪上必然有抵触和反弹,让调解无法成功。所以筹码仅能表达一方的诚意,而让步需要通过各方的劝解,由当事者发自内心的做出。

最后一点,就是谈话的契机问题。在办案中,当事人常有暴跳如雷,怒气冲天的时候,法官在此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不是就此止步?经验丰富的法官会在将事情摆一段时间之后,再做工作。有时候,让当事人将火发出来,是一个必需的过程。而法官的情绪,不应给当事人牵着走,或畏惧或生气,时刻保持冷静,正是掌握主动权的关键。

以上便是我偶读古文而有所思,思之又有的一些小心得。本文谈的虽然主要是调解技术问题,但出发点和归宿,还是我们法官追求公平、正义、案结事了的工作抱负和责任心!

康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关于道德和天空的关系问题,我们中国人也有类似的话,如“抬头三尺有神明”、“指着太阳发誓”等等。如果说,对公平正义和化解纠纷的追求,是法官心中永恒的太阳,那么笔者诚心希望,这太阳能在诸位法官朋友们心中天天升起。

附《触龙说赵太后》原文

出自:《战国策》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11]。”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撰稿:张庄女(市中院)

初审:宋云

终审:郭玮

原标题:《心中永恒的太阳——读《触龙说赵太后》有感调解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