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符生平的三大谜团
文/杨博华
[内容提要]王符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论家和思想家,是东汉社会批判思潮的代表人物。但关于王符的生平,《后汉书》记载甚简,以致于后世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认为,王符虽一生不仕,但在当时还是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物;王符之“符”乃是符瑞之“符”;而“潜夫”最集中最生动地反映了王符当时的理智和心态。除了表示自己“隐居”在下之外,还表现出作者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评价,对世俗、时代的一种抗议。
王符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论家和思想家,是东汉社会批判思潮的代表人物。但关于王符的生平,《后汉书·王符传》记载甚简。若除去其节引《潜夫论》五篇外,其余仅寥寥字,对他的生平事迹语焉不详,身世以及名字、自号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亦及其模糊,以致于后世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这种种谜团,人们只能依据《后汉书·王符传》的相关内容作出一些间接推测。因此,笔者将对王符的身世、名字、自号进行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王符身世之谜
在镇原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王符乃镇原王胡同王孝廉的小儿子。王孝廉,本名达,为人忠厚,心地善良,在地方上极有声望。王孝廉有两子,长子嫡出王兴,生性顽劣,不好读书;幼子王符为北地郡太学士符梓的外孙。符梓因遭人陷害,遭灭门之祸,符梓及女儿符玲有幸逃脱。父女二人被王孝廉收留。符玲知书达理,被王孝廉迎娶。二人恩爱,产下王符。王孝廉说:“气节乃忠君报国之基,诚信是做人处事之本,把孩子教育成立节守信之志士,吾愿足矣!”
从传说看来,这样的原委合情合理,但遗憾的是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但作为一种补正,仍不失为一说。
关于王符的出身和童年的遭遇,范晔在《后汉书》中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安定俗鄙庶孽,而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
“庶孽”即庶子,妾所生子。它原是标志个人身份的一个概念。中国古代是一个宗法社会,嫡庶之间的界限十分严格。所谓嫡,指正妻和正妻所生的儿子;所谓庶,指妾和妾所生的儿子。“庶孽”即众庶子,包括妾生的所有儿子。从宗法血缘观念来看,嫡子犹若树木的正枝所生,庶子犹若树木的旁枝所生。嫡庶之间的社会差别就在于,嫡长子有权继承父亲的爵位和财产,其他嫡子也有权获得一定的财产,但庶长子及众庶子绝不容许有这种权利。庶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实际上常与奴隶同属一类。《春秋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曰:
夫负羁絷、执铁,从君东西南北,则是臣仆、庶孽之事
也。
“臣仆”和“庶孽”并举,“臣仆”即奴隶。《战国策·燕策》曰:
顺庶孽者,施及萌隶。
“萌隶”也是指奴隶。汉代的情况虽不象先秦那样严重,但其影响仍然相当顽固。据《汉书·卫青传》记载,汉武帝名将卫青,由于不是其父正妻所生,其父及正妻所生之子“皆又畜之”,把他当家奴看待,让他去牧羊,而“不以为兄弟数”。范晔说“安定俗鄙庶孽”,实际远不限于安定,这是当时整个社会的一种历史传统。所以刘文英认为,王符因为庶出“为乡人所贱”,可见社会地位低下,想必童年生活不会太幸福,也一定吃过不少苦头。(1)
至于说“符无外家”,是由其母为妾和他的“庶孽”身份决定的。《礼记·坊记》郑玄注:
妾言买者,以其贱同之于众物也。
《说文》曰:
妾,不聘也。
妾,有的是掠夺而来的女奴或罪犯的妻女,有的是用钱买来的贫家的妻女。主人和妾不是正式的婚姻关系,他们在家中的身份如同奴隶一样,不过是主人的一种财物而已,根本不能视为主人的亲属。因此,妾的娘家父母、兄弟、姐妹,也不允许同主人往来而建立亲戚关系。这样,妾生的庶子自然就没有外家了。
有时候,正妻不生或生女无男,主人只好让其庶子继后。然即使庶子继承父统,其母的娘家也还是不能当作他的外家而来往。《仪礼·丧服》曰:
庶子为后者,为其外祖父母、从母舅无服。
《疏》云,所以无服者,“以其与尊者为一体,既不得服所出母(生母),是以母觉(生母的亲属)皆不服之。”这是说,庶子继承父统,由此转成了父亲的“嫡系”,故云“与尊者(主人)为一体”。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改变了庶子的卑贱地位,然其代价却是不能把生母当生母来看待,因而也不能把生母的娘家当外家来看待。一般人是如此,连皇帝也是如此。东汉明帝马皇后无子,收养贾贵人之子,这就是后来的章帝。章帝由于受马皇后收养,由此“专以马氏为外家”,(2)而不能以贾氏为外家。按照传统丧服礼制的规定,一般人在其生母死后都要服丧三年,在其外祖父母、舅父母死后也要服丧五个月。可是,庶子在继承父统之后,只能对嫡母(父之正妻)服丧,对自己的生母则不能服丧。既然对生母不能服丧,那么同生母有直接血缘的外祖父母、舅父母、姨父母更是不能服丧了。因之实际上外家还是不能当作外家来看待。
所以说,有生母却不能真正当生母,有外家却不能真正当外家,这就是“庶孽”低人一等的命运。王符外家肯定是有的,只是按宗法制度不能当外家看待和对待,这是由于其母为妾和他的“庶孽”身份所决定的。他的这种人生遭遇,不但使他幼年不能得到外祖母的抚爱,而且倍受世俗的凌辱。宗法制度对王符身心所造成的伤害和摧残,无疑对他思想性格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王符“少好学,有志操”,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从《潜夫论》广博的引文来看,可知他早年阅读了大量经书和诸子著作。但当时世俗不看重人品才学,只重身世声望。“庶孽”身世成了王符政治道路上一个不可回避的障碍。
东汉任用官吏实行“选举”制度,即由公卿、郡守和各级官吏来举荐。东汉中后期,豪门大族垄断把持察举,选举中营私舞弊,嫉贤进党,举荐不管品德才学,先考其“九族”,问其“由来”,看你是不是名门望族。而王符不愿在世俗的漩涡中随波逐流,不肯投靠名门,因此不得进升。就这样,王符就毕生生活在偏僻的家乡,成了名副其实的“处士”。
王符虽一生不仕,但在当时还是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物。《后汉书·王符传》记载度辽将军皇甫规解官归安定,乡人有以货得雁门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谒规,规卧不迎。又报王符在门,规素闻符名,乃惊遽而起,衣不及带,屣履出迎,援符手而还,与同坐,极欢。范晔通过皇甫规对待王符和雁门太守态度的鲜明差异,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对王符的尊敬和爱戴。(3)
二、王符名字之谜
关于王符名字的由来,历来众说不一、见仁见智。在段安邦先生所撰写的《才女与神童》中,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个王符取名的有趣故事:王孝廉与符玲“二人恩恩爱爱,生了个胖小子,全家人高兴。符玲请夫君给孩子起名,王孝廉想了想说:‘这娃既是王家的正根,又是符家的横根。符家惨遭冤案,家破人亡,这个儿子就一子开两门好了,以续王家和符家的香火,名字就叫王符吧!’符玲满意地对爱子连叫‘王符!王符!’”(4)
但这种说法受到了本土学者王柏栋先生的质疑。他认为:
假设段安邦先生所言的王符之父真的叫王孝廉,其母真
的叫符玲;那么,“孝廉”身份的王孝廉,根本不敢在妾所生
之子的取名上冒违宗法禁令;庶妾身份的符玲,也不敢苟同
丈夫的做法而背逆“妇道”,自招“僭越”的祸殃。
因此,他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才有的事情。改革开放后,有追赶时髦模仿海外人取名的“洋作派”,以夫妻双方之姓或取其名一字冠其姓给孩子取名,但这也是极为鲜见的。就拿人口多达50多万的王符故里镇原来说,很少有人的名字是其父母之姓的组合;即便是男到女家结成夫妇的家庭,按“一子开两门”的习俗给孩子取名,也不是这种简单的合“姓”为名。(5)
将父母之姓合并冠名的方式,是否符合汉代当时的实际情况呢?我们从古代取名的概况来加以分析。
据《左传》桓公六年所引申繻的论述,古人给孩子取名时是十分认真、十分讲究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的名字伴随他的一生,自然影响其一生的富贵荣辱,所以把给孩子取名当作一件慎重的事情来对待。其风俗习惯和基本方法,东汉时依然如故。《论衡·诘术》曰:
其立名也,以信、以义、以像、以假、以类。
根据刘文英的解释(6),“以信”是根据婴儿身上的痣纹特点来取名,如唐叔出生后“手文(纹)曰‘虞’,因以为名”;“以义”是根据婴儿天赋的神气来取名,如周文王名“昌”、武王名“发”;“以像”是根据婴儿的面目长相来取名,如孔子头象尼丘,因名之为“丘”;“以假”是根据婴儿出生时发生的事情来取名,如伯鱼出生时有人馈送鲤鱼,因名之曰“鲤”;“以类”是根据婴儿和父辈的类同之处来取名,如子和父亲的生日相同,其父即“命之曰‘同’”。
依据上述说法,王符之“符”,其取名显然不是“以信”、“以义”、“以像”、“以类”,而只能是“以假”。由此,我们首先必须弄清“符”在汉代的含义和“符”所指的是什么事情。而由此我们就知道“以假”是假借的什么了。
《说文》曰:
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意思是,将一根六寸长的竹节从中剖开,双方各执一半,就可以作为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的信物。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官符、兵符之类。然古人取名有“不时器币”的禁忌。据《左传》桓公六年记载,鲁大夫申桓说“以器币则礼废”。意思是以器物、礼物给孩子取名会废除礼仪。因此,王符之名不会以器物来命。
同时,“符”在汉代除了上述本义外,还有一个充满神学观念的引申义,那就是“符瑞”或“符命”,即把“天降”的某种吉祥之物作为帝王受命的凭证或信物。《史记·武帝纪》注、《汉书·杨雄传》注、《后汉书·班彪传》注俱云“符,瑞也。”《汉书·外戚传》注亦云“符,犹瑞应也”。《后汉书·光武帝纪》论刘秀当为天子,说“其王者受命,信有符乎?”所以当时上下对于符瑞非常重视,地方若有发现,必须及时报奏朝廷。
另外,古人有名有字,名字相配。《白虎通义·姓名》云“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周礼·春官·序官》郑云注:
瑞,节信也。
“字”是在孩子成年冠名仪式上另起的一个新名,这个名就叫“字”。所起之“字”,即要对官名转达或释义,又要反映出名的主人的情趣志操、秉性品德。对此,《府册元龟》上说:
古称孩儿名之,冠而字之。盖以名者义制,字者名之饰,
先民之论其亦多矣。
另外,古人除了名、字之外,还有“号”。“号”一般是自号者为美饰自己而起的。对此,《周礼·春官·大祝》“辩六号”注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所以,“字”与名、号不一定有语义的联系,但往往却表露出自号者的人生态度、学识才华、思想信仰、社会经历等,这从古代那些愤世嫉俗、独立特行的文人雅士那里看得特别明显。
既然王符之“符”以“假”所冠,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寻找,看看当时有没有符瑞所现。据《东观汉记·符瑞志》记载,章帝建初七年,岐山发现一个铜器,形似酒罇,采色青黄,刻有古文。《后汉书集解·章帝纪》记载,当时又捕到一只十分罕见的白色野鹿,一时间轰动天下,举国上下因此而纷纷传颂。岐山与安定,上古同属雍州。(7)和王符同籍安定的皇甫规,自称他“生长邠岐”(8)。因此,岐山与安定相距不过几百里,岐山“天降”铜罇和白鹿的事,当时在安定一定家喻户晓。因为王符正出生在这个时候,恰好遇此天命之“符”,所以他的父亲以此为儿子取名,也是想讨个吉祥。
可以看出,王符名符字节信,由其字识其名,更可以反证王符之“符”乃是符瑞之“符”。
三、王符自号之谜
一般认为,王符由于性格耿介,不和世俗,屡受排挤,怀才不遇,不得升进,因之志意蕴愤,藐视权贵,遂隐居镇原北山,潜心研读经书,著论三十余篇,以讥评朝政,抨击黑暗,提出安民治世之良策。他不愿暴露其名,故自称“潜夫”,其著作号曰《潜夫论》。
其实,这并不仅仅如此。根据《后汉书》的记载,王符是一个隐居的人。他自号“潜夫”,并非单纯的表明自己是一位隐居山间村野的“处士”,其实更想表明他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肯定,以及他的人生观:自己虽然逢遭黑暗的时世,未被当朝举用,入仕无路,报国无门;但自己不为名利所移志,不为权势所低头。所以说,他的自号“潜夫”,充分应证了他“耿介不同于俗”的“节信”品格。他既然号称“潜夫”,那他的著作就自然是“潜夫之论”了。
但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科学初稿》中认为,“《潜夫论》的意思就是隐居无名的人所发的议论”。又说“王符认为,自己是一个隐藏在下位的人,一个‘潜夫’,所以他把自己的著作名为《潜夫论》。”(9)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从《潜夫论》本书提供的材料来看,《潜夫论》者,乃“潜夫”之论。王符先是自命其名曰“潜夫”,而后题其书名曰《潜夫论》。《潜夫论》有《释难》篇,曾八次提到“潜夫”其名:
庚子问于潜夫曰:……
潜夫曰:“是不知难而不知类。……”
潜夫曰:“夫譬喻也者,……”
潜夫曰:“《书》二子……”
潜夫曰:“皇天无亲,……”
秦子问于潜夫曰:……”
潜夫曰:“善哉!……”
潜夫曰:“呜呼!而未之察乎?……”
从问对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潜夫”是《释难》篇中作者自我的称谓,当然也是《释难》篇所在的《潜夫论》作者自我的称谓。刘文英认为,像《潜夫论》这样大部头的著作,必先单篇成文,然后才纂辑成书。既然成书之前作者已经自称“潜夫”,那成书之后很自然地题其论著为《潜夫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潜夫论》是由作者自称“潜夫”而得名,并非“不欲章显其名”而谓之。
那么,王符为什么要自称“潜夫”呢?
许多人认为,王符是“一个隐居在下位的人”,那本来就是一个“潜夫”嘛!但是,“潜夫”的含义绝不仅限于此,而是还有更深刻的意蕴。
首先,“潜夫”的称谓是王符自命的,相当于后世的“号”,因此它最集中最生动地反映了王符当时的理智和心态。“潜夫”除了表示自己“隐居”在下之外,还表现出作者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评价,对世俗、时代的一种抗议。他意在表达这样一种意思:自己虽然隐居了,但并不是说成了一个凡夫俗子、一个消沉低调的人、一个没有斗志的人。《周易·文言》曰:
“谱”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费用也。
《文言》所解释的“潜”,乃是乾卦初九爻辞“潜龙勿用”之“潜”,而“潜龙”之象一向被人们解释为有才德而潜藏在下位的君子。《文言》又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逐世无闷,不
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优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在王符看来,虽然他在当时不被见用,其见解与世俗不同,且隐居在穷乡僻壤,但他自有“潜龙”之德,不为名利所诱惑,不为世俗所转移,其见识比那些流俗之士要高明得多。而这样一个有德有才的君子,为什么一直隐居下层,不被见用呢?这就要归罪于世俗和时代对他的压抑了。所以《潜夫论》又有《潜叹》篇,“潜叹”实亦“潜夫”之“叹”,或“潜贤”之“叹”。“叹”什么?“叹”当朝君子一个个“专驱于贵宠,惑于嬖媚”,当权者则“好蔽贤而务进党”,真正的贤才都成为“畎亩佚民,山谷隐士”了。从整个《潜夫论》的内容来看,这样理解“潜夫”之号,才真正名如其人、人如其名了。
至于“不欲章显其名”,里面也有不愿意暴露王符本名的意思。若要理解为只求隐居而不求其名,那王符就纯粹成了一名道家无为之士了。而《潜夫论》从始到终都表明,王符立志要“除弊”、“遏乱”,希望当权者接受他的改革主张。即使他在政治上不被见用,但他仍能在历史舞台上发挥作用。《叙录》篇曰:
夫生于当世,贵能成大功,太上有立德,其下有立言。
此话本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且久不废,此谓之不朽。”王符自己公开申明,他之撰写《潜夫论》,正是因为政治上不能施展其抱负,“心中时有感”,或范晔所谓“志意蕴愤”,所以他要通过“立言”以“叙(续)先贤”、“继前训”。可见,《潜夫论》不是简单地“不欲章显其名”,而是力图建立“不朽”的功名。《潜夫论》作为中国古典名著之一,历近两千年而能完整地保留下来,其光华四射的哲学思想不能不令人所折服。(10)
虽然有关王符生平的三大谜团扑朔迷离,难以定论,但随着王符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关于王符的身世、名字及自号等疑问最终会找到合理的答案。
(作者为镇原县委宣传部干部)
注释:
(1)参见刘文英:《关于王符生平的几个问题》。
(2)见《后汉书·皇后纪上》。
(3)参见邢静欣:《王符生平考》。载《中华现代教育》,年第7期。
(4)段安邦:《才女与神童》。载《潜夫论百家谈》,香港新风出版社,年5月版,第20页。
(5)王柏栋:《王符之“符”绝非源于其母亲之姓》。载《王符研究》,年第一期。
(6)刘文英:《王符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年第一版,第4页。
(7)《镇原县志·舆地图增考》。
(8)《后汉书·皇甫规传》。
(9)见《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人民出版社。
(10)参见刘文英:《关于王符生平的几个问题》。载《甘肃社会科学》,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