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三十八年八月初八日,浙江绍兴府余姚县城东通德乡辖下一个名叫黄竹浦的地方。天虽已黑,但这里有一户人家张灯结彩,如同白昼,人来人往,喜气洋洋。
原来,当地一位名叫黄尊素的士人即将为人父了。其妻姚氏十月怀胎,今日即将分娩。
生子本非奇事,但据说此子诞生前夜,母亲姚氏曾梦见一只麒麟扑入怀中,自古以来麒麟被视为吉祥之物。因此乡人颇以为奇,黄家上下更是隆重对待,以迎接这新生儿的到来。
黄宅外厅内,尊素背着双手走来走去,不时焦急地向内室张望。他的父亲黄曰中则坐在案前全神贯注地为即将出生的孙儿生辰预推禄命。
不一会,曰中惊喜地抬头,对尊素说:“如果恰在此时出生,则正值庚戌年、乙酉月、庚寅日、丙戌时,跟至圣先师①的生辰八字仅差一字!”
尊素忙仔细聆听,黄曰中用右手中指敲着桌案,进一步向儿子解释说:“戌从土,寅从木,酉从金,庚属金,乙属木,丙属火,这孩子命里有三金二土二木一火。土生金,而火又能生土,因此命里金多,金性刚,故此此子性刚直而能光耀于人,日后定非常人。但过刚则易脆。幸而有二木承之,金克木而稍自损,可遏制金气过旺之象,不致大碍。但是如此搭配,须在诞生之初听到鸣钲击鼓之声,才会应验。”
尊素摇头苦笑道:“这荒村野地,平时又无喜事,哪来的金鼓之声?”
话音刚落,突然从外面传来了锣鼓声。
曰中父子大为惊异,刚要派人出去探询。尊素大弟等素匆匆从外面回来,说:“今晚村子里开始搭台演戏,开唱六桐先生的《夭桃纨扇》。”
黄尊素一拍脑袋道:“不说我倒忘了,六桐兄前几日派人传口讯说要来竹浦,不想却在此时。今晚与六桐兄不醉不散。”
等素道:“大哥,六桐先生这次没有来,传话说改日定来贺喜。他的女儿也已九个月大了,忙的时候在家陪着。”
这位六桐先生姓叶,名宪祖,字美度,号六桐,别号槲园外史、紫金道人,余姚镇人。为南宋名臣叶梦得之后。宪祖出身于世宦家庭。祖父叶选为嘉靖十七年()进士,官至工部郎中。父叶逢春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知庐州府。他自幼聪慧,未冠即入太学。万历二十二年()中举人。工诗能词,题故居名为“抑抑堂”。万历二十九年(),曾与沈应文、杨文焕等同纂《新修余姚县志》。叶宪祖是晚明“吴江派”②剧作家代表人物之一,所作戏曲在当时很有名,作品一经脱稿,即有伶人上演,余姚一带逢喜事多聘其所组织的班子。他虽长黄尊素十八岁,但两人夙称莫逆。
黄尊素还在跟等素谈论叶宪祖近况,内室忽然传出婴儿嘹亮的啼哭之声。众人惊喜,慌忙转头。
这时,一名丫鬟快步从内室跑出,向曰中、尊素施了一礼道:“禀太老爷、老爷,夫人刚刚喜添一公子。”
黄尊素按捺不住初为人父的狂喜,迈着快步竟要奔向内室。早有奶妈抱着刚出生的儿子出来。曰中、尊素、等素一看,但见这孩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酷似乃父;貌古微黑;两边额角,各有一颗像小铜钱般大小的红、黑痣。
黄曰中认真观察、审视良久,高兴地转头对尊素说:“这是日月痣,这孩子长大后一定是文武全才、大有出息!”
这时,乡人早已奔走相告,说梦麟入怀的曰中家媳妇生产了,使得一些正在看戏的村民纷纷赶到尊素家来看婴儿。一时间黄宅上下简直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黄氏祖孙三代应接不暇,忙得不可开交。
亥正时分,众人纷纷散去。这时府内只剩黄尊素和他的祖父黄大绶、祖母章氏,父亲黄曰中、母亲卢氏等人。黄大绶夫妇年迈体衰,也先自去休息,吩咐大家早点歇息。尊素答应,大家又看了看丫鬟手中的婴儿,业已甜甜睡去。尊素不忍惊动,挥手叫她抱下。
黄尊素为家中长子,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他自幼聪颖过人,悟性极高,深得祖父大绶喜爱,认为他今后定能光宗耀祖。父亲黄曰中一生以教书为业。凡《五经》、《春秋左氏传》、《春秋内外传》、《战国策》、《庄子》、《离骚》等,随举一句,即能口诵其全文。与人说话,也是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他在吴兴教授易学,时人尊为“大师”。三吴子弟经其指授,皆为名士。诸生应试,常以他所写文章预定名次,其判断往往惊人地准确。除了亲自授教,黄曰中还为他们兄弟延请鄞县秀才张圭章至黄家执教。在张圭章的严格教诲下,黄尊素十四五岁即通读经史,博闻强记,词赋兼精,下笔如有神。
其妻姚氏为去年续娶进门的。尊素的原配翁氏为余姚人,在他十八岁时娶进门,三年后就因病逝世了,不曾为他生育子女。
姚氏小尊素十岁,为上虞县楂湖人,已故太仆寺卿姚翔凤从孙女,颇识诗书礼义。其父姚克俊,字顺宇,为邑中乡饮大宾。对于这位出身名门的长孙媳,黄大绶也极为满意。当时黄家数世同堂,上下人等数十计。黄大绶家教甚严,众妇时被斥责,唯独姚氏不曾受过他批评,而且曾经当众称赞她:“新妇大家气度,没有儒酸农琐之态,他日定为贵人,可惜我以后见不到了!”因此,十六七岁的姚氏在无形中成为黄家上下行动的中心。凡承巾奉帚之事,众妇都以之为进退,这样就少受了批评。
黄尊素本名则灿。他初时对八股时文之类不感兴趣,但他祖父对他很严,认为抛弃这些则进取之途遂绝。所以不得不发奋攻读,以求实现儒家传统兼济天下的理想。然而,却是屡试不利。他有一位先祖名黄尚质,为嘉靖二十八年()举人,官至景州知州。任上,曾修缮董仲舒书院,改周亚夫祠,被士林赞誉。一次,则灿梦见黄尚质对他说:“何不取我之名?”醒来后大为惊异,因改今名(尊与尚、素与质均近义),取字真长,号白安。
科场的失意,使尊素深为郁抑。他干脆闭门家居,日夜吟诗作文,以读书自娱,以致被人背后目为“狂生”。不想,年届廿七竟得一子,又频获吉讯,如何不喜?
于是他和父亲商量为孩子取名的问题。黄曰中道:“梦麟入怀,大吉大利,就为孩子取小字麟儿吧。”尊素一想大觉有理,连连点头称是。
这个刚刚诞生的奇婴麟儿,就是后来名闻天下的明末大学者、思想家黄宗羲。
————
注:①至圣先师:即孔子。嘉靖九年(),明世宗封孔子为“至圣先师”,此后士人多以尊之。
②吴江派:晚明戏剧重要流派,因其领军人物沈璟为南直隶吴江(今属江苏)人,故名。代表作家有王骥德、吕天成、卜世臣、叶宪祖、冯梦龙、沈自晋、袁晋等。创作主张与以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