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简单点就是赵、魏、韩三家将晋国瓜分了,历史自此由春秋进入战国,开始赵、魏、韩、齐、秦、燕、楚七雄争霸的场面。

三家分晋之过程

三家分晋的导火线是晋阳之战,那是以弱胜强的一场战争。

春秋末年,在三家分晋之前,当时的晋国国君是没有实权的,晋国权力以智家为大,也就是智伯,那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此时的晋国除了智家,还有赵家、魏家、韩家,这四家都是卿大夫,可以说当时的晋国由此四家掌握着。

智伯想要扩大其实力,并慢慢吞并其他三家,便想出一招,说要去越国争霸,让他们三家各献出百里封地,都是自己的土地,他们三家哪里舍得,然而魏家、韩家因为惧怕智伯,只能不情愿地给了。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资治通鉴》

赵家不肯给,当时赵家的掌门人为赵襄子,他可是非常恨智伯的。公元前年,赵襄子曾经跟智伯一起打仗,智伯当着众人的面侮辱赵襄子“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左传》),意思说,你相貌丑陋,又没勇气,怎么就成为家族继承人呢?

除此之外,智伯一次喝醉了酒,“以酒灌击毋恤”,回去之后还“使废毋恤”,让赵简子废掉赵无恤,赵无恤自此之后就“怨知伯”。(《史记》)

那么赵襄子就是因为记恨智伯,所以不肯给其百里封地么?那么就小看赵襄子了,赵襄子可是有勇有谋之人,前面对智伯的隐忍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这次敢反抗智伯,也就做好了战争的准备。

果然,智伯向赵家索要封地没有,非常生气,联合韩、魏两家,一起进攻赵襄子,便说好,打败赵家后,共同瓜分赵家的土地。或许是为了“破赵三分其他”的利益(《战国策》),或者是惧怕智伯的权势,毕竟当时智家势力最大,魏韩两家便跟着智伯一起出兵讨伐赵襄子。

赵襄子通过一番商量抉择,决定跑到晋阳去,让晋阳来作为抵抗智伯的根据地,至于为什么在众多城地中选择了晋阳,是因为他父亲曾经交代,“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吗(《资治通鉴》)?或许是有这个原因,但是赵襄子也并非无脑之人,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当时跟手下商量该逃往哪里的时候,有人建议去离得近且城墙又够厚够完整的长子邑,有人建议去仓库充实的邯郸城,但是都被赵襄子否决了,赵襄子决定去晋阳,因为那里“民必和矣”(《国语》)。

也就是说,赵襄子更看重的是民心,坚固厚实的城墙也好,充实的仓库也好,在赵襄子看来,民心更重要,而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对的。在艰难的抵抗下,城内都快被水灌满了的情况下,依然“民无叛意”(《国语》)。

赵襄子对于抵抗智韩魏三家联合进攻的根据地,选择的是非常对的,因为这里以前先主曾经用宽容对待人们,对人们有恩,现在人们也会誓死保护晋阳。

在晋阳除了有民心,也有现成的兵器材料,这都是智伯没想到的。先前董安于治理晋阳的时候,墙是用狄蒿、桂、荆条围起来的,室内是用炼铜做的柱子地基,这些材料取出来,直接可以用来做箭,这些材料“坚则箘簬之劲不能过也”且“有馀铜矣”(《战国策》),这可比正常的弓箭材料都要好,铜也够多,又坚实。因此,赵襄子防御的武器也都具备充足了,也可以与智伯一战。

智伯联合魏韩攻打晋阳,攻打了三个月也没打下,双方僵持中,于是智伯想出了“决晋水而灌之”(《战国策》)的计策,利用水来淹灌晋阳。

智伯的这个计策不错,晋阳很快就被淹没了,城内粮食也都吃完了,士兵也越发病弱了,眼看马上就能攻克晋阳,将赵家打败了。

在此危急存亡之刻,赵襄子也没放弃,抓住了时机,连夜派谋臣张孟谈去会见韩魏两家,与韩康子、魏宣子密谈,与他们说唇亡齿寒的道理,让他们反叛智伯,与赵家联合,一起消灭智伯。

韩魏两家答应了么?答应了,为什么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自然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先前魏韩答应了智伯一起攻打赵家,虽然智伯答应共同瓜分其地,但是韩魏都知道,智伯为人狠心又有野心,赵家没了,智家势力更大,很快就会轮到韩魏两家,这便是唇亡齿寒的道理啊。

而且,魏韩两家想必也对智伯有嫌隙的,当初在蓝台设宴的时候,“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资治通鉴》),当面戏弄侮辱人家君臣,人家能不记恨吗?后来,智伯向韩魏讨要土地,韩魏刚开始的反应都是“欲弗与”(《资治通鉴》),就是说他们刚开始都是不想给的,只是经谋臣劝说,才不情愿给了,他们一直在等待机会,现在赵家先抛来橄榄枝,机会到来了。

不管是对智伯的嫌隙也好,或者为了自己将来没有后顾之忧,韩魏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反叛智伯,同赵家联合,而且,打败了智家之后,韩魏也可与赵家共分智伯的土地啊,这可是更大的,为了这些利益,韩魏也决定赌一把。

此时的智伯还不知道韩魏反水,还在乐观高兴中,自大骄傲中,眼看晋阳就会被淹没,赵家也马上就能消灭,而韩魏两家的异样被智过发现,那是智伯的谋臣。

智过跟智伯说韩魏两家必将谋反,可是智伯不信,很自我认为一切都没问题,不仅对韩魏毫无防备,甚至还将智过的话去说给韩康子、魏宣子听。

赵家怕智伯起疑心,决定实行计划消灭智家,经过赵襄子环环紧扣的作战部署,时间选择在深夜这个好时机,先杀了守堤的小吏,再决开晋水,淹灌智伯的士兵。最后成功了,智伯陷入一片混乱,魏韩赵三家三面夹攻,打败了智家,智伯要逃走,也被抓住。

赵魏韩自此,再也不用受智伯的欺压和威胁了,也代表着赵魏韩成为了晋国的实际掌权者。智伯被杀,土地也被赵魏韩三家瓜分,成为了天下的笑柄。

之后,赵家以晋阳为都城,占据了晋国北部,韩家以平阳为都城,占据的是晋国的中部,魏家以安邑为都城,占据的是晋国的南部,三家分晋的局面初现,晋国也名存实亡了。

幽公之时,晋畏,反朝韩、赵、魏之君。独有绛、曲沃,馀皆入三晋。-《史记》

晋国国君被分得只剩下绛和曲沃两个土地了,而且害怕赵魏韩三家卿大夫,作为国君反而要去朝拜他们,可真是好笑,君要去朝拜臣,身份都颠倒了。

公元前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赵、韩、魏三家为诸侯,允许他们各自为诸侯国,自立宗庙,后来,晋国被韩魏赵三家消灭并瓜分所有土地,晋静公成为平民,晋国自此在历史上消失,赵魏韩三家彻底瓜分了晋国,此便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之原因

那晋国可是春秋时期首屈一指的大国,分布在现在的山西省、河北省的大部分、河南省的中西部、陕西省东部,当时无人能比的,西边的秦国由于晋国的阻碍都很难向东发展。为什么偌大的晋国为那么轻易地被三个卿大夫瓜分呢?晋国国君为什么没有办法阻止呢?

我觉得有两句话挺适合形容晋国的灭亡的,“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晋国的灭亡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达成的,而是经过日积月累的,晋国可以说是从一个新房子,变成了一个满是缺口的破房子,再怎么努力,已经无法修补如新了。

晋国的灭亡,主要原因在于晋国公室的衰弱,已经无法控制制衡卿大夫。

春秋早期,晋国公族发生了内乱,目的则是为了争夺国君之位,在晋献公之前,晋国先后经历了多次大内乱,为了稳固自己的君权,晋献公听异姓大夫的建议,“尽杀群公子”,晋国的公族受到打击,以后的历代晋国国君,也都“无畜群公子”,避免公族势力发展,由此公族势力大为削弱,这就给异姓势力发展的机会。

晋国国君认为,前面的内乱还历历在目,这些同姓的公族是可以夺取他的国君之位的,而那些异姓旁人,就算他们弑君,也是没有机会成为国君的,所以晋国国君为了自己的君权,就开始重用异姓之人,一步一步地冲淡了血缘关系。

此后,晋国的发展完全依靠异姓之人,因此他们的势力也逐渐发展,大臣都是异姓之人,慢慢也形成了难以控制和制衡的场面。而这种异姓把持朝政的场面,也使得晋国公族与国君之间的关系破裂,国君又只能依靠异姓势力,这样一种循环。

而且,异姓势力不仅有权,有功劳之后还会被分封土地,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自己的领地上大大地发展和扩张,增加自身的势力。

异姓卿大夫的发展,晋国国君也有所察觉,于是国君与卿大夫之间也发生了矛盾,国君也试图想控制和制衡卿大夫的发展,然而此时的卿大夫,已经有了与晋国公室抗衡的强大力量。

智、赵、魏、韩、中行、范氏六个卿大夫在与晋国公室的斗争中,不断改革,收拢民心,最后驱逐了晋国公族的剩余势力,削弱了晋国国君的力量。自此,晋国国君慢慢因为异姓卿大夫的发展和侵夺而衰弱,而六个异姓卿大夫则慢慢成为了晋国实际的掌权者,因此晋国实权成为了这六个势力的争夺之物,他们彼此势均力敌,你争我斗,各自迅速发展,这段时间有半个世纪之久。

最后,智、赵、魏、韩联合将其他两家消灭驱逐出去,自此晋国就由他们四家卿大夫掌握。最后这四家的争斗,又消灭了智家,剩余三家便瓜分了晋国。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周天子的衰弱,他已经自身难保,各个诸侯不再听任于他,他也已经无法保护晋国公族了,甚至还将赵魏韩三家封为诸侯,眼看着晋国的祭祀由此灭亡,从晋国的灭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周朝的灭亡,周天子就如同晋国国君一样,一步步丧失了对诸侯的控制。

参考:《史记》、《战国策》、《春秋左传》、《资治通鉴》、《国语》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