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说的成语,是安步当车,它出自《战国策》。
原文是这样写的:“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意思是,吃不起肉,就晚一些吃饭,这样饭菜就变得和肉一样香了;坐不起车,就慢点走路,这样放慢步伐,就和坐车一样舒服了。
没有过错,就是真正的高贵,清静无为,才是自得其乐。
成语故事:安步当车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叫颜蜀的文士。
颜蜀很有才华,但他看不惯官场黑暗,不愿做官,所以一直隐居在家,每天读书喝茶。
齐国国君齐宣王听说颜蜀很有才能,便召他进宫。
见颜蜀相貌平平,衣着简单朴素,齐宣王便有些看不起他。
他用傲慢的语气对颜蜀说:“颜蜀,走过来!我要和你说话!”
颜蜀听了,纹丝不动,反而对齐宣王说:“大王,过来!我也要跟你说话”
齐宣王听了,大怒道:“你怎敢命令我?到底是国君高贵,还是你一介文士高贵!”
颜蜀不加思索地说:“当然是文士高贵了!国君有什么高贵的!”
听了这话,齐宣王被气得脸通红:
“大胆!竟然敢这么和我说话!难道我堂堂一国之君,还比不上你一个文人吗?”
颜蜀听了,不以为意。过了一会儿,他给齐宣王讲了一个例子:
“从前,秦国攻打齐国,路过鲁国。为了保护文士柳下季的坟墓,秦王下令,谁要是毁坏坟墓五十步以内的草木,就处死谁。
而到了宋国,秦王又下令,谁要是杀了齐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赐黄金万两。由此可见,一个活着的国君,还不如一个死去的文士。”
齐宣王听了,无言以对,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时候,齐宣王身边的大臣急了。
他们赶忙分辩道:“颜蜀,我们大王是拥有千辆战车的君王,东南西北无不信服。大王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老百姓没有不听话的。这可比穷酸文士强多了!”
听了这话,颜蜀回答说:“错!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禹尊重文士。
到了商汤时代,诸侯也有三千多,可现在呢,能够建立国家的诸侯王只有二十四个,这就是不尊重文士的结果啊。
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从古至今,没有文士辅佐而靠自己建功立业的君王,是不存在的。
所以,国君不必把向人请教问题当成耻辱,不应该以向别人学习而感到惭愧。
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周成王任用周公旦,受到了世世代代的赞扬,这正是因为他们尊重文士,深知文士的可贵!”
齐宣王听了,觉得自己理亏。他久久没有说话,然后朗声一笑,对颜蜀说:
“先生这番话真令我醍醐灌顶!听了您的一番高论,我才知道自己的见识有多浅薄。请先生收我为弟子吧,我要好好地向您请教。
我保证,您入宫后,每顿饭都有肉吃,出门都有车做,我会给你享用不仅的荣华富贵,让你成为齐国最受人尊敬的文人。”
颜蜀听了,严肃而又冷淡地说:“山中的美玉,如果经过匠人的雕刻,就失去了那份天然的美;隐居在山林中的文士,一旦入朝为官,也会失去原有的风骨。
我虽然吃不起肉,但我可以晚一些吃饭,这样肚子饿了,饭菜吃起来更香;
我虽然坐不起车,但我可以慢点走路。步伐只要走得安稳,就能和坐车一样舒服。
我觉得,清白正直才是真正的高贵,不当官,我才可以自在安乐。”
说完,颜蜀向齐宣王拜了两拜,就转身离开了。
成语运用这就是成语安步当车背后的故事了。
注意,安步当车在这里读四声dàng
如今,我们常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一个人能够安受贫贱生活。
造句的话,我们可以写:晚饭过后,我喜欢和妈妈安步当车,在河边散步。
成语延伸安步当车中的“车”,可不是我们现在的汽车、火车,它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马车。
马车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据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表明,中国在商代晚期就已经使用双轮马车。
在古代,马车常常用于战争之中,被称为“战车”。
战车一般以两轮马车为主,驾四匹马或两匹马,车上有士兵三人,中间一人为驱车手,负责操控马车,左右两个人手持武器,负责与敌人搏杀。
战车的马车种类很多,你比如说轻车、冲车和戊车等等。
从西周开始,战车就一直是军队的主要作战装备,以马拉战车为主的作战方式叫做车战,作战的士兵被称为“车兵”。
车兵的基本编制叫“乘”,这是以战车为中心,配以数名士兵以及后勤车辆组成的作战团队。按照西周的礼制,天子地方千里,拥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拥兵车千乘。
所以,古代称诸侯国为千乘之国,称天子为万乘之君。
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力逐渐强大,战车的多少逐步成为衡量“国家”实力的标准,因此“万乘之国”在后来也泛指一些实力强大的国家。
除了作为战争工具外,古代马车还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
一般来说,只有地位高的贵族才可以乘坐马车出行。贵族乘车时,需要有人陪乘。
因为古代以左为尊,所以坐车时,贵族会坐在左边,陪乘人员坐在右边。
在古代,这类陪侍人员被称为“骖乘”,他们主要人物就是侍奉尊者,并且防止车辆倾侧。
与普通马车不同,战车上身份重要的人,既不在左边,也不在右边,而是在中间。这是因为,战车上身份重要的人,往往都是主帅,或者将军,他们只有站在中间,才方便侦查敌情。
当然,主帅旁边也会有一位陪侍,他站在主帅的右边,被称为“车右”。
“车右”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主帅,排除行车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事故。
好,关于古代的马车我就给你说到这儿。
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互动交流。
#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