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战国策利益摆在眼前,为何你却拿不到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合作、谈判,我们用什么去说服别人?人为什么经常会被人利用,白忙一场?话说战国时代,思想开放、博弈激烈、人才流动自由,俨然就是当今群雄纷争的职场缩影。读历史就是读人心,将《战国策》中的套路转换为现代的方法、职场的思路,便可攻破人心,驰骋职场、商场。这次说的是秦国跑到周国,要求周朝交出象征权利的九鼎。就好比是你辛苦打拼,你负责的项目为公司在市场上争取到了一席之地,然而这时你的职场对手却调动公司资源,强势要求你让出项目,你将如何应对?不妨看看《战国策》中,周朝谋士‘颜率’是如何通过斡旋来化解这场危机的吧。

01战国策原文

(可直接看后续白话文解释)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輓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02白话解读

《战国策》的第一个故事,叫作“秦兴师临周求九鼎”。那么大白话就是说,秦国派了部队跑到周朝,跑到周国,要求周朝把这个九鼎都交出来。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春秋战国之前,天下的共主是周天子。周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它又分成西周和东周。进入东周以后,才进入春秋战国时代,西周是没有这个说法的。进入东周以后,虽然诸侯做大,周天子威望下降,但是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九个大鼎,还是在周王室保存着。这九个大鼎是怎么来的呢?最早据说是大禹治水的时候,铸造了九个大鼎,一个大鼎代表一个州的地方,当时天下分成九州,所以用九鼎来代表整个天下。这九个鼎,经过夏朝传到商朝,又传到周朝,已经历经了上千年的传承。秦国在战国的中期开始慢慢地强大起来,以为自己可以靠武力去征服天下,统一天下,所以它要求周王室把九个鼎全部都交出来。交出来就代表什么呢?就代表秦国要开始真正成为天下的主人,要取代周朝,取代周王室。这是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所以秦国派了部队跑到周朝去要求说:“你们把九个鼎拿出来”。当时周天子非常地焦虑,当然他不能把鼎交出去,但是秦国的部队又打不过,不要说秦国的部队,他打不过当时任何一个诸侯国的部队,当时周王室是非常弱小的,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而已。那么他就请大臣来商量,其中有一个大臣就叫颜率,颜率很有头脑,点子很多。他当时就给周天子拍胸脯,说这个事情不要紧,我来搞定。他怎么来搞定呢?他就跑到齐国,向齐王借救兵,他跟齐王说:“秦王暴虐无道,兴虎狼之师,兵临城下威胁周天子,要我们把九鼎交给他,我们君臣商议后,觉得秦国无道,绝对不能把九鼎交给它,与其把九鼎送给暴秦,不如把九鼎送给齐国,齐国是诸侯之长”。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4%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