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九下文言文专题邹忌讽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s://yyk.39.net/doctor/306474_comments.html

[作家作品]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课文赏读]

文章以“孰美”的问答开篇,继写邹忌暮寝自思,寻找妻、妾、客人赞美自己的原因,并因小悟大,将生活小事与国大事有机地联系起来,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本文情节可以概括为:三问答——三类比——三赏赐——三变化。

三问答: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三类比:从“臣之妻私臣”联想到齐王的“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从“臣之妾畏臣”联想到“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从“臣之客欲有求于臣”联想到“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三赏赐: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三变化: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重要解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而形貌昳丽。()

(3)朝服衣冠。()

(4)旦日,客从外来。()

(5)孰视之。()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王之蔽甚矣。()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9)能谤讥于市朝。()()

(10)闻寡人之耳者。()

(11)时时而间进。()

(12)期年之后。()

[重要翻译]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4)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5)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6)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8)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9)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难点理解]

1.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邹忌劝谏成功还有哪些重要因素?说说你的看法。

2.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

[中考预诊]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4题。(15分)

1.下列句子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A.王之蔽甚矣。        隐天蔽日。

B.今齐地方千里。  有朋自远方来。

C.畏我也。  忧谗畏讥。

D.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邹忌比美设喻,详细描绘了齐王受蒙蔽的情况。

B.选文通过“比美”“进谏”“纳谏”形成三叠排比,美化了文章的结构,增强了语言的节奏。

C.齐王以“善”字回复邹忌的进谏,虽表达了纳谏的果断,也显示出高贵与傲慢。

D.选文第④段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讽谏后的效果。

4.选文与链接材料都有臣子对君主的谏言,二者劝谏的方式有所不同,试结合内容进行分析。(4分)

[链接材料]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①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②。”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留意幸察。(节选自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注]①谚:俗语。②垂堂:靠近屋檐下,坐不垂堂是防万一屋瓦坠落伤身。

温馨提示:如果你喜欢图文并需要答案,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