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战争和春秋时期相比有何变化出现

战国时期争取封建统一的战争,比之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已经有了重大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第一,战车列阵作战逐步被步骑兵的野战包围战所代替。春秋时代,战争双方往往先把战车排列成一定的队形,然后正面冲突,决一胜负。公元前年,郑军与“王师”、蔡、卫、陈国交战,曾以“鱼丽之阵”将王师打败。

城濮之战,仅晋军就有各种类型的战车“七百乘”;大棘之战,郑军俘获宋军的甲车即达四百六十乘。当时军队中也编有步卒,但只居于从属地位。无论是致师(侦察性的挑战)、决战还是追击,双方都使用由甲士驱使的马拉的战车。

这种车战,突击力较强,但受地形条件的制约较大。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战场范围的扩大,机动作战和攻坚的需要,步兵占据了主要地位。历次交战,双方都要动用大量的步兵进行拼杀。如长平之战,秦赵两军一开恰就以步兵相接,反复争夺,斩将陷垒,最后还是以几十万步兵拼搏解决了胜负。

当然,步兵地位的上升并不意味着车兵的被淘汰,而只是说它的作用不同了。杜佑《通典·兵一》引李靖的话说:

“步为腹心,车为羽翼,骑为耳目,参合迴行。”

兵种多了,就出现了一个“参合”(协同)问题,虽然在这种“参合”中不再是车兵扮演主角而是由步兵扮演主角了。战车虽然退居于次要地位,但车战并未绝迹。

屈原在《国殇》里描写了车战的悲壮情景:

车轴头相碰,短兵相接,阵势乱了,马死人伤,战鼓冬冬,鬼哭神号,尸骨盈野。

可见战国时的车战仍很激烈并具有相当的规模。

第二,骑兵作为一支作战部队在华夏诸国相继建立。春秋初期,马拉战车,很少单骑。秦国护送重耳归晋所派的“畴骑”,近年来有人考证说那就是骑兵。但直到战国中期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实行“胡服骑射”之后,骑兵才真正作为完整的作战部队出现在华夏诸国的历史上。

赵国在和东胡、林胡、楼烦的战争中,骑兵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骑兵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兵种,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春秋战国之交,骑兵和车兵还是混合编组的。例如,知伯要围攻赵国,赵襄子曾派延陵先带着兵车和骑兵去晋阳部署防务(《韩非子·十过》);“公孙鞅因伏卒与车骑以取公子印”(《吕氏春秋·无义篇》);《战国策·齐策一》载,孙膑对田忌说:

“使轻车锐骑冲雍门,若是则齐君可正,而成侯可走”。

这些都说明当时骑兵尚未独立出来。待骑兵独立之后,主要也是配合步兵作战,作为奇袭、冲锋之用。所以战国时代各国兵员,“带甲”都有几十万至百万,骑兵仅五、六千至万余。对付以骑兵为主力、勇猛善骑的胡兵,赵武灵王不得不以骑兵作主力与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孙膑曾经指出:

“用骑有十利:一日迎敌始至;二日乘虚背敌。三日追散乱击;四日迎敌击后,使敌奔走;五日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关津,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整旅;八日攻击懈息,出其不意;九日烧其积聚,虚其市里;十日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利也。夫骑者,能离能合,能散能聚,万里为期,千里而赴,出入无间,故兵离合之兵也”(《通典第一四九卷)。

可见,骑兵具有高速机动、远程奔袭等兵车、步兵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第三,战场由陆地扩展得江、河、湖、海之上。《东周列国志》里反映了这方面的一些情况。这在春秋之前是不曾有过的。

《越绝书》记载,战国时的大型战船能乘九十人左右,水军装备有护体的铠甲和兜整以及远射的弩。

《墨子·鲁问》说,公输般创造了水军使用的“钩拒”,“退者钩之,进者拒之”。

公元前年,一心想称霸中原的吴王夫差,从海道进兵伐齐,这是中国最早的海军。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传世的水壶上刻有水战的画面,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水战情况。

第四,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战国时期,战线延长了战场扩大了,部队增多了,一次交战动辄就是几十万大军,相持数月甚至经年,“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数岁”(《战国策·赵策二》)。

如长平之战,战线绵延百余里;战幕从四月拉开,到九月赵军投降,前后持续半年之久。赵军四十万降卒,全被秦军坑杀,若连战争中的伤亡在内,赵军参战兵力当在五十万以上,秦军估计也不会少于此数。这样的规模和气派,春秋时期是不曾有过的。

第五,武器的质量、性能和种类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春秋时代以至以前的武器都是铜制的,种类主要是戈、矛、剑、戟、弓矢等进攻性武器,到战国之后,武器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至今还有春秋战国之际的铜质名剑一匀践剑传世。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铁制的矛、剑戟也造出来了。“宛钜铁铀,惨如蜂虿”,楚国宛地的钢铁所制的矛,象蜂、蝎一样厉害,性能比铜制的也有提高。

秦昭王说:“吾闻楚之铁剑利”(《史记·范唯列传》)。

不仅如此,春秋后期发明了可以远射的弩,也从楚、吴、越等南方国家传到了北方诸国,得到了普遍推广。除弩之外,还发明了攻城的云梯和舟战用的钩拒。随着进攻性武器的进步,防御武器也相应地有了提高。皮甲仍在使用,铁胄已经出现,作战时士卒可以“以铁为必经之衣”,来防护身体了。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常备军的建立、将相的分职、城市的设防、长城的修筑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才出现的新现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