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题解析有关山东的14道题目。上期已经解析了关于山东的其他19道题目,本期其实是孔孟专题。孔子和孟子都是今山东人,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孟的儒家思想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多数时间居于统治地位。我们在批判封建社会和封建思想的时候往往概而言之,其实任何一种思想和社会形态在它的初期和鼎盛时期,肯定是适应了当时社会需要的,并且是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只不过是到了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上层建筑阻碍了社会发展。所以不能一棍子打死,说它从来就不好。
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古代,一个社会,特别是像咱们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农业国家,需要的是秩序,秩序是比自由、民主更宝贵的东西。春种秋收,一年耕耘,社会一乱,一无所有,农民比任何社会阶层都渴望一个稳定的秩序,不希望发生战乱。和游牧民族不同,游牧民族是从来不怕社会动荡的,反正到哪里都有牧草,赶着牛羊放牧就完了,而且越是动荡,反而越是可以带来烧杀抢掠、一夜暴富的机会。这就是在冷兵器时代,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相比的天然劣势。虽然封建社会可能专制独裁,可能禁锢人性,但秩序会带来人民温饱,带来社会发展,带来繁衍生息。儒家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礼法正是要建立一种稳定的国家道统、社会秩序。当然,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伴生着人性觉醒,儒家的政治思想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但那是后来的事。儒家思想除了维护等级秩序那一套东西,它的修齐治平的很多道德观念、价值理念,一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养成着我们中国人独特的道德追求和精神气质,是值得我们永远传承的宝贵财富。
不仅答题,更是学习。让每个人都博古通今,能文能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可九天揽月,可五洋捉鳖;前知五千年,后知八百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各位堂友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