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历史上那些7岁的神童,我们羡

同事的儿子今年7岁,读一年级,今天放学早,到办公室来等她。同事正忙,拿了本绘图读本,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让他自己看。小子百无聊赖,活蹦乱跳,同事忍无可忍,终于河东狮吼:你都7岁了,还那么调皮,你看人家司马光,都成英雄了!满屋哗然,你要求也太高吧!恰巧有一新晋的妈妈,母爱爆棚:娃儿都是自己的乖!儿童天性,随他去吧。别人家的孩子,终究是别人的。大伙鼓掌,别人家的孩子,不是用来比的。突然想起历史的神童,同样是7岁,要比,早就气死你了。要说史上第一个7岁的神童,莫过于项橐了。关于他的逸事很多,最具传奇性的,是《战国策》的记载,夫项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孔子万世师表,而他7岁居然就是孔子的老师了,这还了得!毕竟时代久远,传说居多,今天真正知道他的人,应该比较小众。第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7岁神童,非骆宾王莫属。他是初唐四杰之一,虽家境贫寒,却天资聪颖,7岁时即兴所作的一首诗,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成为千百年来儿童的启蒙教材,几乎人人会背——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怎么样,你和你家那小子,也都会背,不假吧!“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而骆宾王最为传奇的,是他的遭遇——年少怀才不遇,后反抗武则天,因一篇《讨武檄文》天下皆知。《新唐书》所载,武则天初观此文,看到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时,还嬉笑自若;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句时,惊问作者是谁,既而感叹: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可见这篇檄文煽动力之强了。一代天才,终因造反不成,下落不明。如果说神童骆宾王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那么第二个7岁出名的神童,就可以称得上功成名就天下知了。北宋名相他是宋朝人,名叫寇准,可谓位高权重,在历史上甚至权胜文名。7岁时,其父宴客,饮酒正酣,客人听说小主人诗名远传,请他吟诗助兴。寇准背负小手,踱步思索,未到三步,一首《咏华山》脱口而出,遂成爆款——咏华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小小年纪,气势如虹;与其说写的是山,不如说言的是志。我们常说文如其人,难怪成为一代明相,原来真是有志不在年高。第三个7岁出名的神童,也是宋朝人,同样大名鼎鼎,他叫黄庭坚。他的故事,相信也不用赘述。据《桐江诗话》记载,公元年,黄庭坚7岁,父亲黄庶邀请几位诗友小聚,一起到家里饮酒吟诗。其中一位朋友说:久闻令郎少年聪慧,何不让他也来吟一首!黄庭坚想起村里吹笛子的小牧童,便以牧童为题,顺口作诗一首。牧童诗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同样小小年纪,似乎就看破红尘,怪不得和万古达人苏东坡这么投缘!说实在的,第一次读到这首小诗的时候,首先映入我脑海的画面是这样的——一个世外的老和尚,夕阳西下,山间信步,看人事匆匆,自悠然听松!那里,我怎么也不相信,作者竟然是个7岁的孩童!当然,历史上的神童数不胜数,历史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来的神童只会更多,不会更少。但那些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羡慕,但不嫉妒;我们自己的孩子,他健康,快乐,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也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