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欲传位于商鞅刘备让诸葛亮可自取

《战国策》中有“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的记载,而《三国志》中也有“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记载。

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一样,本质上完全是两回事。刘备托孤其实很简单,以此来表示对诸葛亮的重视,希望他能尽心尽力辅佐刘备后人,重点是“托孤”;而秦孝公的这句话就复杂多了,与当时时代背景崇尚“禅让”有关,也与商鞅对秦国的贡献有关,又与商鞅的结局有关。

禅让的时代变迁

说起禅让,一般人心中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那就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间的真心实意禅让;与东汉以后末代皇帝的被迫禅让。

《尚书》有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允执厥中。”十六个字源自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描述了一代圣皇托付天下时候的心情,寓意深刻。

自古以来,“禅让”都是一种完美的君主传承制度,不以远近亲疏,只将王位交付于贤能之辈,所以也是古代文人心中对君主的最美丽幻想。

既然是幻想,说明并不具有实际可行性,至少在人有了私心之后,并不那么容易实现。

所以,在我们所知的真实历史中,大部分禅让都是一出“掩耳盗铃”的闹剧。

比如西汉皇太子刘婴禅让给王莽;汉献帝禅让皇位于魏文帝曹丕;魏元帝禅位给晋武帝司马炎;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给宋武帝刘裕;隋恭帝杨侑禅让给唐高祖李渊……

而这一系列禅让中又有不同,无论是王莽,还是曹丕,甚至是司马炎在接受禅让之后并没有杀死之前的皇帝,而从刘裕开始,后期被迫禅让的皇帝基本上都不能善终。

总的来说,禅让分为三个阶段:王莽之前,禅让是一种自愿的皇位传承;王莽到刘裕之间,虽然禅让是被迫,但是皇帝好歹能留下一命;刘裕之后,禅让就成了笑话,连命都保不住,与“禅让”这个美好的词汇是多么南辕北辙?

秦孝公的“真心”

自从“家天下”以后,因为血脉传承的原因,没有哪个君主不希望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血脉传人,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常年战争,幼主暗弱,不能带领国家强盛,所以很多君主都会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兄弟,这就是“兄终弟及”的王位传承,说起来也是禅让的一种。

战国时期,就发生过两起真正的禅让。

1.公元前年,燕王姬哙禅让给国相子之。

燕王哙继位之后,将子之拜为国相,执政期间,办事果断,得到燕王哙的重用和赏识。燕王哙年老之后,国政大小事都取决于子之,后来听取鹿毛寿的建议,将政权托付给子之。

鹿毛寿谓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於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於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属国於子之,子之大重。——《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

公元前年,太子平联合将军市被发动内乱,最终燕王哙、子之、太子平、将军市被都死于这场内乱。

2.公元前年,赵武灵王禅位给赵惠文王,自称主父。虽然这次禅让只是内禅,皇位还是传给了自己儿子,可是赵武灵王当时并没有失去行动能力,也是一种禅让。

公元前年,赵武灵王又将自己另一个儿子公子章封为安阳君,封地在代地,并于第二年准备将赵国一分为二,让公子章做代王。

此举引发内乱,公子章被杀死,而赵武灵王也被围困于沙丘宫,最后活活被饿死。

这两个例子说明,在战国时期,禅让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并不是如后世一般被逼迫,虽然结果都不完美,但是可想而知,在当时禅让也是一种美德,符合当时的社会道德准则。

在这种情况下,秦孝公无论是真心实意也好,虚情假意也罢,至少还是存在这么一种可能性,秦孝公能这么说,也算是比较真心了吧!

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战国策》

商鞅其实既不叫商鞅,也不叫卫鞅,他是姬姓,公孙氏。出身于卫国公族,因为封地在商地,所以号为“商君”,后人称之为商鞅。

商鞅的祖上也是正儿八经的周朝宗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君主很多都有血缘关系,如果说秦孝公真的传位于他,也是勉强符合当时社会潜规则的。

然而,诸葛亮与刘备只是简单的君臣关系,传位就是无稽之谈。

就好比家里来了一个客人,都是假情假意请客人吃饭,一个是拉着客人往餐厅走,说“我请你吃饭”,另一个呢,则是指着出去的大门说,“来吃饭!”

秦孝公与商鞅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看似强大,但是它的发展极其不易。

不像其他诸侯国,很多都是姬周宗室,所以分封的地盘土地肥沃,也没有外敌,而秦国先祖是因为养马有功才被封为附庸国,一直以来镇守西戎,难以跟中原诸侯相提并论。

秦孝公时期,因为秦国地处偏僻,不参与中原各诸侯国的盟会,被诸侯们疏远,像对待夷狄一般对待,秦孝公想恢复祖先荣耀,获得霸主之位,这才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

商鞅也是在这个时候来到秦国,与秦孝公君臣相宜,在困难重重之下,两次改革,使得国力大增,这才有了后来一统六国的基础。

两次变法之后,百姓家家富裕充足,秦国人路不拾遗,然而却大大损害了秦国守旧派的利益,显而易见,百姓的富足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削弱了贵族、官吏的特权,这才得以让百姓填饱肚子。

因为这个原因,变法在秦国国内阻力重重,所以,秦孝公与商鞅这时候可谓是在一个阵营里的难兄难弟,一起面对数不清的秦国权贵,两人之间有志同道合的深厚感情。

秦孝公在位时期,有秦孝公的保驾护航,哪怕权贵们想将商鞅五马分尸,也无法做到,可是当秦孝公死后,商鞅的下场可想而知。

秦孝公临死之前,才有了这番感叹,平心而论,商鞅为秦国做了很大的贡献,与秦孝公也算是志同道合,他是真的不忍心看到商鞅以后的下场。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秦孝公想到这里,不免会突发奇想,要是我将这个王位让给商鞅,他会不会就不用死了?

所以说,秦孝公的这番话,于公而言,是肯定了商鞅对秦国的贡献,于私而言,也是不忍心看到他将来身首异处。

刘备托孤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死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北伐,恢复汉室而操碎了心,很多人忍不住想,要是坐在皇位上的不是那个“乐不思蜀”的后主刘禅,会不会蜀国就不会灭亡了?

哪怕是在《三国志》中,刘备死后,蜀汉政权也一直掌握在诸葛亮手中,似乎皇位唾手可得。

于是,刘备的这句话看起来就比较情真意切。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实不然,刘备的这句“君可自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场面话,没有一点可行性,纯粹只是为了安抚诸葛亮的心,让他尽力辅佐幼主而已。

1.辅政大臣有两个,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李严。

刘备病重的时候,一共有两个托孤重臣,当时是以诸葛亮总领朝政,而李严以中都护的身份统管内外军事,并留下镇守永安。

因为当时蜀国与吴国正在交战,这才让李严驻守此处。只是刘备死后,诸葛亮与吴国讲和,永安失去了重要地位,这才逐步被诸葛亮剥夺了军权,最终贬为庶民。

就刘备临死之前的情况而言,诸葛亮虽然有统领朝政之权,但是军权大部分都在李严手中,他如果自取,只会“自取其辱”。

2.刘备麾下来源广泛,势力错综复杂。

大体而言,刘备麾下军事集团大体分为四大集团:元老集团、荆州集团、东州集团、益州集团。

元老集团:就是刘备在入荆州之前的家底,以关羽、张飞、赵云、糜竺等人为代表。

荆州集团:是刘备在入主荆州时候攒下的家底,比如黄忠、魏延、杨仪、诸葛亮、庞统、马良等人都是荆州集团。

东州集团:在刘备入蜀之前,益州本来就有两大派系,一部分是本土益州人;另一部分是随着刘焉入蜀的外地人,被称之为东州派,主要代表有法正、李严、黄权、吴懿、孟达等人。

益州集团:身在益州,本地豪族无疑是最多的,虽然在朝堂上最高位置没有他们的份,但是充斥于整个权力集团的中下层。

而诸葛亮在其中,不过是荆州派的一个代表人,因为刘备的特殊身份,以及统帅才能,这些人才能在他的带领下,或者在他的继承人之下,维持表面的和平,如果身为益州派的诸葛亮真的“自取”了,荆州派暂且不说,其他三个派系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的。

在这两个基础上,诸葛亮要取刘禅而代之,是完全没有可行性的。

无论秦孝公也好,刘备也好,禅让的话都只是说说而已,当真你就输了。但是他们这么说的目的却又有不同,秦孝公是感恩于商鞅对秦国的贡献;而刘备则是以话语来激励诸葛亮,让他回报自己的知遇之恩。

主要参考资料:《战国策》、《史记》、《三国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