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历史上哪部书最得皇帝青睐?那么首推当然是《资治通鉴》。
这部由皇帝(宋神宗)命名,一段时期只能流转于深宫,供皇帝和太子阅读的,“写给皇帝的教科书”,深藏了太多中国传统政治智慧。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年),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年)十六朝多年的历史。
与《史记》、《左传》、《汉书》等偏重于人物为中心记述历史事件的史书不同,《资治通鉴》是按时间顺序记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从中总结政治方面的经验教训,目的是为了给皇帝提供借鉴和参考。是正儿八经的官方修书。
《资治通鉴》的编撰者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没错,就是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司马光砸缸”故事的主人公。
从成书的北宋到清朝,《资治通鉴》一直是皇帝案头的历史教材。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资治通鉴》以其丰富的史料以及优美生动的文字,为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所折服。
司马光耗用19年时光,呕心沥血完成了这部伟大的著作。从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中,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志在辅助皇帝治国安邦。
宋神宗为该书赐名《资治通鉴》,意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这本书更是一度成为历代皇帝案头必不可少的历史教材。甚至不准流于宫外。
开创大清康乾盛世王朝的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都曾经对《资治通鉴》做过御批,康熙帝作出御批的笔记甚至多达条。
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晚年曾对人讲,他读过一十七遍《资治通鉴》,每一遍阅读都获益匪浅。
明清学者顾炎武也曾评述:以一生经历成之,随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如今现代社会,这部恢宏巨著,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许多普通读者书柜里必不可少的历史书籍。
《资治通鉴》是每一代中国人都必须回归的精神原乡。
但历史必定要由懂历史的人来解读。普通读者读历史,很难读出深层次的含义。
但古文言文毕竟晦涩难懂,对于普通读者朋友来说,如果能有清晰明了的白话文来解读这种大部头史书,的确是一种幸福。
《资治通鉴熊毅版》第一辑以及第二辑的出版,实在是给热爱读史的朋友带来了福音。
熊毅在序言中说,《资治通鉴》是每一代中国人都必须回归的精神原乡。
历史是给人借鉴的。从历史事件中,后人可以找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帝王将相得到的是治国安邦之学,普通人则学到了经营与管理,权谋与变通,交际与应酬等等很实用的技巧和智慧。
《资治通鉴》带给普通人的智慧
如何辩证地看待是与非,善与恶,忠于孝,诚与信呢?比如孟子评价匡章。
匡章认为父亲有错,于是“责善”,父亲不愿见他。国人据此认为匡章不孝。但孟子却与匡章交好。
为何呢?匡章的父亲打死了匡章的母亲,还把她埋在马厩。那么匡章是侍奉亲爹还是为母报仇?
这本身就是一件两为其难的事。
以当时的父权社会状态,以及儒家“帮亲不帮理”的伦理基础,匡章别无选择,必须为父尽孝。
那么父亲死后,匡章为何不把母亲迁出马厩重新安葬呢?何况齐威王说过,匡章带兵打胜仗回来,一定会好好改葬其母。
匡章拒绝的理由是:父亲未留遗嘱要改葬母亲,他不能因为父亲死了就做出欺瞒父亲的事。
当然,现代人看这件事,肯定会说匡章“愚孝”,但在当时的社会,这是一种诚信。
匡章父亲不见他,他不能服侍其父,于是便把自己的妻儿都赶走,终身也不让他们服侍自己,作为对自己的惩罚。
这便是《资治通鉴》里的“不欺死父”和“则善”的故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发现,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就会有不同的是非对错标准。
我们再来看一个“江上处女”(贫女夜绩)的故事。
熊毅借助《史记》和《战国策》选此故事,是为了讲清楚《资治通鉴》中对“甘茂奔齐”的下落和结局。
因为秦昭襄王上位,秦武王时期的两位丞相,一向不睦的樗里子和甘茂,一同被派去攻打魏国。当然,这是宣太后与魏冉的政治安排。
在危机面前,甘茂一跑了之。
逃跑途中,甘茂碰到了苏秦,于是给他讲了这个“江上处女”的故事。
住在江边的少女们,晚上的闲暇时光,会聚在一起织布。
一位贫穷的少女买不起蜡烛,总是白蹭别人的烛光。于是大家想赶她走。
少女却说,正因为她没有蜡烛,所以常早早过来帮大家打扫清理。何况,她用的蜡烛那点余光,对大家并没有任何损害。于是大家收留了她。
熊毅说,这是经济学里典型的“搭便车”。
当然,甘茂对苏秦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自己此时处境艰难,求苏秦收留帮助他。
甘茂的确求对了人,很快,苏秦在秦国和齐国周旋,对秦王说甘茂才高,得要回来幽禁。
然后又若无其事的地跑去对齐王说,甘茂贤能,真要回秦国,必定是齐国的损失。两相斡旋下来,甘茂做了齐国的上卿。
甘茂也顺利地搭了一回苏秦的“便车”。
我们再来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一下“江上处女”的故事。
倘若富家女拒绝贫穷少女“白蹭烛光”的要求,情愿把节约出来的那个名额,给另外一个有蜡烛的富家女。或者干脆省出这个名额,也不愿意纵容贫家女的“白蹭”行为。理由是:倘若大家都贫家女这样间长了。大家就都不愿意出钱买蜡烛。
就是不能惯着这种“白蹭”的行为。这是现代经济学的思维模式。
这套《熊毅版版资治通鉴》共有九册,作者在书中逐字逐句解读了《资治通鉴》。从社会,文化等方面,多维度地做了立体化的剖析。
书籍内容丰富详实,语言优美,的确让人越读越上瘾,越读越有意思。会不由自主地感慨:原来,史书还可以这么读!
快跟随熊毅老师的步伐,一起进入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