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陛下的本义是什么?
公元前年那个西风萧瑟的秋天,荆轲在好友高渐离的击筑声中悲歌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罢告别身穿白衣前来相送的燕太子丹,渡过易水,带领副手秦舞阳踏上了刺杀秦王的不归之路。秦舞阳在13岁时就曾杀过人,被视为勇士无双。
可是等来到秦王嬴政的宫中之后,勇士无双的秦舞阳吓得脸儿都绿了。我们来看《战国策》卷三十一“燕策三”的记载: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意思是说:荆轲手捧装着秦国叛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燕国地图进入秦宫。结果走到台阶下时,秦舞阳忽然吓得脸色大变。荆轲则从容自若,笑着看了秦舞阳一眼,对秦王说:“小地方来的人没见过真龙天子,所以吓成这个样子,请大王多多包涵。”这才糊弄过去。
请注意,《战国策》这段记载中的“陛下”一词,是作为处所词“丹陛之下”、“台阶之下”而出现的,并非对秦王嬴政的尊称。在接下来的对话中,荆轲尊称嬴政为“大王”。
吕不韦《吕氏春秋·制乐》中有这么一段:
“臣请伏于陛下以伺候之。荧惑不徙,臣请死。”
这是说,宋景公时期,天象出现凶兆,火星(就是“荧惑”)冲犯了心宿。宋景公很害怕,召来司星官子韦询问。子韦说:“这是国君要遭殃的征兆,可以将祸端转嫁给宰相。”宋景公拒绝了:“宰相是佐政的重臣,国家的栋梁,绝对不可以!”
子韦说:“那么转嫁给百姓吧。”宋景公又拒绝说:“不行,百姓是国家之本,没了百姓我这个国君还算国君吗?”
子韦又说:那只好将祸端转嫁给收成了。”宋景公说:“田里没了收成百姓就会饿死,我是国君,怎么可以为了保全自己而让百姓遭受灭顶之灾呢?看来是我气数已尽,你不要再乱出主意了。”
子韦见宋景公不答应,只好离开了。不久他又转回来对宋景公说:“臣敢贺君。”臣恭喜您!(注意这里尊称宋景公为“君”)“您的话感动的天神,火星今天晚上必定离开。”
宋景公不相信。于是子韦说:“臣请伏于陛下以伺候之。荧惑不徙,臣请死。”意思是,臣愿意跪在丹陛之下等待火星离开,假如火星没离开,就请将臣处死。当天晚上,火星果然离开了心宿。
可以看出,《吕氏春秋》中的“陛下”一词,也是“丹陛之下”或“台阶之下”的意思。这是“陛下”一词的本义。
2.“陛下”为何成为了皇帝的尊称?
根据汉代人蔡邕《独断》卷上记载:
“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义也。上书亦如之。”
这是说,“陛”的意思是台阶。天子身旁必有侍卫,手执兵刃站在台阶两侧保卫他。群臣与天子说话,不敢直接称指,所以叫“在陛下者”转达给天子,这是通过位卑者传达给位尊者,以表示尊敬的意思。
可见,“陛下”并非直接称指皇帝,而是指的“在陛下者”,也就是皇帝的侍卫、近臣之属。这是因为帝制时代等级森严,根据“以卑达尊”的准则,臣子以禀告皇帝近臣的方式(或口吻)来向天子奏事,因此陛下也就成了对帝王的尊称了。
3.用于帝王的尊称起于何时
在《战国策》卷七“秦策五”中,已经有了以“陛下”称呼秦孝文王的例子。
(子楚)间曰:“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杰得知名者不少。今大王反国,皆西面而望。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使边境早闭晚开。”
子楚是秦孝文王的儿子,将来的秦庄襄王,秦始皇的父亲。他和父亲孝文王都有在赵国做人质的经历,后来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回到秦国,回来不久对秦孝文王说了上面那段话。孝文王觉得他很有才干,就立他为太子。
等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认为“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便令大臣商议帝号。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人上奏说: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始皇帝本纪》
建议定尊号为“泰皇”,但嬴政仍觉得不够尊重,于是改为“皇帝”,“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从上面提到的《战国策》“秦策五”的记载中可知,子楚已经用“陛下”来称呼秦孝文王。从《史记·始皇帝本纪》的记载中可以看到,此时大臣们也在用“陛下”来称呼秦始皇。这样的例子在《左传》中未能找到,在《战国策》中也很少见,而在《史记》一书中就屡见不鲜了。可见大约从战国末期开始,“陛下”作为帝王的尊称开始被使用,到秦朝建立后就很普遍了。
有的人说“陛下”这一尊称到清朝就不再用了,其实不然。
《清史稿》中有“大学士王掞议曰:‘陛下圣孝格天……’”的记载,事在康熙五十七年。
康熙四年,泰国(当时称为暹罗,是清朝的属国)国王给清朝的国书开头写道:
“暹罗国王臣森列拍腊照古龙拍腊马嘑陆坤司由提呀菩埃诚惶诚恐塴首,谨奏大清皇帝陛下……”
可见,“陛下”一词是与帝制时代相始终的,从秦朝到清朝都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