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流行养士。从诸侯王到大夫,无不以养士为荣。“人才”多多益善,这样才能帮助自己“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为战国GDP第一,东方老大哥的齐国,更是不弱于人,直接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兼政府智库的“稷下学宫”。到了齐宣王这一代,更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不仅全面支持发展稷下学宫,还成立了“齐国皇家吹竽合奏团”。
刚成立的“合奏团”,除了原有的王庭乐师外,齐宣王还公开面向社会招聘。毕竟当时的齐国在文娱领域那是冠绝诸国的。《战国策·齐策》:
“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意思是说,在齐国的首都有七万户(估计可能有个几十万人口),非常的富裕、殷实,首都的民众人人擅长音乐、斗鸡、走狗、下棋、蹴鞠。至少在吹竽这一块,群众基础够雄厚。
所以当齐宣王发布“吹竽手”的招聘广告一发布,报名人非常踊跃,一旦入选,那优厚的待遇,至少一开张就能吃三年。
有个姓南郭的人,听说齐宣王在大量招募吹竽手,而且喜欢听合奏,觉得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于是就去报名应聘了。齐宣王这人有个特点,对来投奔的“人才”,不论能力大小,有空就会亲自接见。
南郭先生得知要面见齐宣王,虽然心里慌得一批,毕竟自己压根就不会吹竽。但强大的心理素质,能让他面不改色,“胸有成竹”地向宣王吹嘘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乐师(南郭先生具体怎么面试的,不知道,但还是有口才的)。“宣王说(悦)之”,把老板齐宣王说得“龙颜大悦”。当场就拍板录用了南郭先生。
这其中,应该没有让南郭先生直接现场展示吹竽技术。估计,齐宣王觉得,敢来报名应聘这种专业岗位的人,都会是吹竽的高手,毕竟没有金刚钻,谁敢揽瓷器活。更何况现场让人展示下技术,也是对“人才”的不信任不尊重。齐宣王怎么可能去做。
南郭先生光荣地成为一名“皇家吹竽手”,但如何在工作中不露馅,才是重要的问题。幸运的是,每次“演出”都是人的大合奏,也就存在了“浑水摸鱼”的机会,毕竟谁能知道哪个人没有在吹?
为了保住这份待遇优渥的工作,南郭先生充分发挥了他“善于模仿”的天赋。每当乐队给齐宣王吹奏的时候,他就学着其他同事的样子,该摇头晃脑时就摇头晃脑,该东摇西摆就东摇西摆,手要怎么摆,他就怎么摆,并且脸上要呈现出一副“陶醉在音乐”中的表情。由于南郭先生模仿得维妙维肖,就这样“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天又一天。
这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考虑:
第一个问题:他周边的同事就没人发现南郭先生的猫腻吗?
尤其是南郭先生旁边一起“演出”的同事,几年下来,会没有发现南郭先生其实不会吹竽?作为音乐演奏者,旁边的人有没有把乐器吹出声来,会一点都察觉不到?有可能是,大家同事一场,没必要拆穿人家,砸人饭碗,凭白得罪人。更不可能去找齐宣王打小报告,一来没直接证据,二来即便是南郭先生真的不会吹竽,但拍板录用的人可是老板齐宣王啊,岂不是“打了齐宣王的脸”?没必要,所以同事假装一切都安好。
第二个问题:南郭先生在工作期间,为什么不抓紧学吹竽,让自己名副其实?
吹竽可是个“技术活”。而南郭先生可是“皇家乐团的人”。找谁拜师都不行,会直接露馅的。
不过,好日子没过几年,齐宣王去世了。新老板齐湣王上台。齐湣王也喜欢音乐,但不像他爹齐宣王那样,喜欢大合奏,更喜欢独奏。于是发布工作命令,每个人都得过去给他演奏。这样每天就能“不重人”的听现场演奏的。南郭先生一想,这下糟了。人,怎么轮也很快就会轮到自己,根本没办法隐藏。于是,南郭先生也是很果断,马上收拾好包袱财物,直接闪人,全身而退。
南郭先生能“滥竽充数”这么久,也是有原因的。
一来,南郭先生这人,胆大心细,能发现齐宣王招聘广告上的“漏洞”;心理素质强,能“装”也能说,成功上岗;善于模仿,几乎让人看不出破绽,更能当断则断,马上苗头不对,直接逃走。
二来,齐宣王面试时,不考察专业技能,下意识来应聘的人都会对应的技能;
三来,人的合奏,容易遮掩南郭不会吹的事实,只要演得好就行;
四来,同僚没发现他的底,即便发现了也不会拆穿;
五来,皇家乐团可没有什么技能考核制度之类的,只要不出错就行。
但是,一旦“考核机制”改变,注重个人能力的时候,南郭先生这样的外行,也就没那么容易装成内行。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