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当作战目标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时,攻取靠近的敌人就有利,越过近敌去攻取远敌就有害。火向上烧,水往下流,是我方与邻近者乖离的情形。

“远交近攻”是一种高明的外交谋略,它指的是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语出《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剧照

远交近攻最初作为外交和军事的策略,意为和远方的国家结盟,而与相邻的国家为敌。使用这种计策,既可以孤立邻国,又使敌国两面受敌,无法与我方抗衡。范雎用这一计谋灭六国而兴秦朝,足以证明远交近攻的神通。

不过,中国历史上也有错误运用远交近攻而导致亡国的例子,如宋朝“联金灭辽”和“联蒙灭金”。前者导致了靖康之耻的发生,宋朝幸有长江天堑,才勉强保住了半壁江山;而后者则直接导致了宋朝的灭亡。因此,施用远交近攻之计的时候,一定要认清形势,谨慎选择要联合的对象,否则有引火上身的危险。

剧照

古人按语云:“混战之局,纵横捭阖之中,各自取利。远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结;近者交之,反而使变生肘腑。范雎之谋,为地理之定则,其理甚明。”

意思是说:在混乱的局势中,任何一方都会采取各种手段来谋取胜利。所以,对于远处之敌不可轻易发起进攻,不如给它一些好处,与其缔结外交关系。然而,对邻近敌国则不可妄用此策,如果也与其结交,反而会受到它的威胁。

欢迎大家评论、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