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第22章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饱:猒(yàn)也。从食、包声。包是胞的初文,包从勹(bāo)从已,勹指弯曲的人,已指胎儿,包指胎在腹中,食、包结合,指吃食如怀孕一样了开始有点猒了。
饱的本义:吃足了,与“饿”相对。如《诗·小雅·执竞》:“既醉既饱。”
饱也指满足、丰富、饱满,如《文心雕龙·事类》:“有学饱而才馁,有才富而学贫。”又如:大饱眼福,饱经风霜。
饱的相对是饿,饿比饥程度更深,如《谷梁传》:“有死者曰大饥,无死者曰大饿。”又如《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饱也是一个稀有姓氏,《正字通》有收载,其注云:“饱,姓。宋有通判临江军事饱安盈。”
终:絿(qiú)丝也,指事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两头打结的丝绳,后演变成“冬”。
大约到战国时期,人们在“冬”的基础上增添一个“糸”字,以表丝线之义,“终”字逐渐成形。终的本义指终端、末端。
后词义抽象化,指终止,或指最后、完成。由终止引申为人死,由结局引申为穷尽。如《礼·檀弓》:“君子曰终,小人曰死。”
丝有末端,必有开头,由头到尾,是为始终。所以“终”又引申为“始终”“从始到终”。如《战国策·魏策》:“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从始至终是事物运动的全过程。因此又引申为全、尽、整等义。如白居易《琵琶行》:“终岁不闻丝竹声”。就是一年到头听不到音乐的声音,也就是整年听不到的意思。
事情结束,总得有个结果。所以“终”又引申为终于、终究。如《战国策·齐策》:“为蛇足者,终亡其酒。”大意是那个给画好的蛇又添了脚的人,终于失去了饮酒的资格。
终也指极、穷,如《书·仲虺之诰》:“愼厥终,惟其始。”《诗·大雅》:“高朗令终。”
终也指姓,如《左传·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终葵氏。”《史记·秦本纪》:“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终黎氏。”《前汉·终军传》:“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
难矣哉:难以有所成就!孔子还说过:“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这两个“难矣哉”意思相近。
东汉经学家马融曾说:“为其无所据乐,善生淫欲也。”人如果整日无所事,无所思,必生淫欲之心,甚至起很多的恶念,会铤而走险,行险以侥幸,难以成人、成事。
弈:围棋也,形声,从廾(gǒng),亦声。棋者,所执之子,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如《孟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也指下棋的人,如《左传·襄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耦指对手。
弈也作动词,和“棋”结合,表示下棋,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今甯(nìng)子视君不如弈棋。”
本文是最早出现“弈”字的史籍,博弈,即下棋。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心思也不用,这样很难有所成就啊!不是有掷骰子、下围棋之类的游戏吗?干干这些,也比什么都不干好些。”孔子重视人生的完满,认为不应该无谓地浪费时间,即便是花些心思玩些博弈之类的游戏,也好过成天无所事事。
《大学》有云:“小人闲居为不善!”小人如果整天无所事、无所思,很容易做出不善之事来,所以孔子认为,人不应该太闲,应该有所寄托。
孔子的弟子子游曾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人应该好好花时间、心思去学习“道”,因为孟子曾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意为:人有这么一种规律,吃饱了、穿暖了、生活很安逸,而不去接受圣贤教育,那他必定会做出禽兽之行,为非作歹。
布衣史学家郑樵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作者梁启超说道:“宋郑樵生左(丘明)、司(马迁)千岁之后,奋高掌,迈远跖,以作《通志》,可谓豪杰之士也,史界之有樵,若光芒竞天一彗星焉。”
这位比肩左丘明、司马迁并得到梁先生激赞的郑樵,正是南宋史学家,隐居山林、一生与书为伴的布衣学者。
年,郑樵出生在福建莆田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都是读书人,郑樵深受影响,从会说话时就爱看书。
岁识字后更离不开书,7岁时能写文章,9岁已通《五经》。郑樵10岁那年,父亲外出为官,他拜从兄郑厚为师读书学习。
郑樵16岁时,其父郑国器在从太学回家,途经苏州时病逝,郑樵冒着酷暑徒步赶往苏州护送父亲的灵柩回乡,归葬于莆田越王峰,并在父亲墓侧筑草庐守孝兼读书,并立下毕生读书治学的远大抱负。
郑樵不应科举,无心仕进,三次被举孝廉,两次被举遗逸,都被他辞掉了。
由于家道中落加上父亲新逝,郑樵的生活过得很清贫。为了克服家贫无书读的困难,他背上行囊,四处向藏书人家借读,长年累月如此。
郑樵20岁时,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建起南峰书堂,与弟弟一起读书其中。次年(年),郑樵将书房迁至夹漈山的芗林寺。
山林草莽,远离人世,但与书为伴,郑樵丝毫没有觉得孤寂,反而“每到轩前心转逸,了无纤翳可相关”,乐在其中。
郑樵注重运用目录法和读书笔记,在博览群书之前,先选择其中的精华,再进行仔细品读,层层深入,反复思索。所以明代内阁首辅陈循发出了“惟有莆田郑夹漈,读尽天下八分书”的赞美。
郑樵提出了“会通”思想,立志要会通古今天下的道理,主张修书的根本,不可不根据仲尼、司马迁的会通之法,延续了司马迁的通史之风。
他说:“天下之理,不可以不会;古今之道,不可以不通,会通之义大矣哉!”
正是在“会通”思想的作用下,郑樵在修史与撰述等方面都尽可能的追求广博与通达,将古今道理与天下学问都融合在他的“会通”思想学说之中,真正做到了承前启后、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所以郑樵的《通志》里,后代与前代的历史,能够前后因循相依。章学诚评价《通志》:独取年来的遗文故册,运以别识心裁,盖承通史家风,而自为经纬,成一家之言。
郑樵认为“人情事理”可通过自己的反复涵泳体悟获得,但是至于天文、地理、车舆、器服、草木、虫鱼、鸟兽之名,如果不去研究和学习,即使是思考千回万遍也不能够认识它们。
因此,他很注重通过实践来丰富自然科学知识,通过游历名山大川来丰富其地理知识,显示出求真务实的实学思想。
另外,郑樵还具有批判和创新的态度。他认为义理之学尚攻击;辞章之学务雕搜。这些都是从事于语言之末,而非为实学也。
另外,他提出《诗》、《书》可信,但不必字字可信;经书既苟且,史书又荒唐;如果求之经传,就会辗转生讹等思想,表现出对古代经典和注释持客观审慎的态度。
郑樵还剖析批判了史学界的褒贬之风,斥责其为“妄说”“欺人”,并且反对天人感应说,认为灾祥怪异之说是“妖学”“欺天”。
郑樵一生命运坎坷,亲人相继过世。但是他笔耕不辍,孜孜不倦。潜心于修史著书,曾几次向朝廷献书,并求到秘书省翻阅书籍,为其修史著述做准备。在被朝廷封官之后,郑樵因不附权贵,屡遭弹劾。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慕名前来拜访郑樵。郑樵以“豆腐、白盐、白姜、荞头”这样极其简单的食物待客,并与朱熹扺掌而谈了三天三夜,朱熹钦佩于郑樵的博识多闻。尽管食物粗劣,但是朱熹仍然很高兴地说,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齐全也。
秦桧当政时,下令严禁民间私人修史,违者以罪论处。郑樵为了完成《通志》,在夹漈山居住0年,远离人世,一心修史,包括宰相赵鼎、张浚等士大夫都十分器重和敬仰郑樵。
绍兴三十二年(年),宋高宗下诏命郑樵进呈《通志》,郑樵因积劳成疾在临安与世长辞,享年约59岁。
郑樵以一个山林穷儒的身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六个第一:
第一个想建设科学的史学家。第一个以山林穷儒身份依靠自己成为名垂千古的伟大史学家。第一个提倡知识分子要向劳动人民学习的史学家。第一个发出"《诗》《书》为可信,但不必字字都信"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号召。第一个强调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学习儒家经典一样重要的史学家。第一个倡议建立翻译学,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和传播中华文明的史学家。